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0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带你走进围棋著作《棋经十三篇》附译文(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18 1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棋经十三篇》下文简称《棋经》

壹:棋经的地位
《棋经十三篇》是宋朝时出现的一部在我国围棋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 《棋经十三篇》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系统性。《棋经十三篇》的出现标志著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发展到了 一个新的高度。

贰:作者的考证
《棋经》的作者不明确,有宋朝张拟、张立青,元朝晏天章等许多说法。本书根据元刻本《玄玄棋经》,明刊本《烂柯经》的说法,认为是张拟所撰。
张拟,北宋仁宗年间人,围棋国手。在历史上,张拟读书和为官都不是很出名,真正让他青史留名的,却是对围棋的研究。张拟酷爱弈棋,他在总结前人如班固、马融等围棋大家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出一套有关于围棋的理论体系,从围棋的棋局战法到内涵文化都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叁:文章的结构
《棋经十三篇》,全书核心内容分为十三部分,可以分为六部分
  • 第一篇名为论局,这一部分讲的是围棋的意义,是对围棋的入门了解。
  • 第二篇到第八篇,名字分别为:得算、权舆、合战、虚实、自知、审局、度情,这一部分从围棋的大局观开始讲起,主要围绕围棋在布局、行棋和攻杀当中的理论。
  • 第九篇和第十篇,分别是斜正和洞微,这一部分讲的是围棋与兵法的关系,对围棋理论与战争理论进行了比较。
  • 第十一篇名数讲围棋的名词
  • 第十篇品格讲棋品
  • 第十三篇杂说讲具体的下法等。

肆:小序一篇
《传》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有博弈者乎?”言谭《新论》曰:“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以定;下者则守边隅,趍作罫以自生于小地。”春秋而下,代有其人,则弈棋之道,从来尚矣。今取胜败之要,分十三篇,有与兵法合者,亦附于中云尔。

译文:《传》说:“整天吃饱饭后无所事事是不可取的,不是有下棋这样的游戏吗?”桓谭在《新论》说:“围棋这种游戏,有人说它属于兵法一类。一流的棋手,能够展开棋局,形成合围,从而胜局在握;中等的棋手则忙着阻隔对手的棋子,从而获得便宜,其实这样的胜败是不能清晰得知的,必须通过数子才能决定;末流的棋手则把守边角,急于形成方格以求盘活一小片棋。”从春秋以后,下棋的人有很多,但是下棋之道,却从来没有被推崇过。如今我汲取下棋胜败的要点,写下了《棋经十三篇》,其中有与兵法相符合的,也都附加到其中。

棋局篇第一
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数之主,据其极而运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分而为四,以象四时;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二路,以象其候。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阴阳。局之线道,谓之枰,线道之间谓之罫。局方而静,棋圆而动。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传》曰“日日新”。故宜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

译文:万事万物的数量,都是从一开始的。围棋的路数,总共为三百六十一。所谓的一,就是其他路数产生的依托,掌握了这个根本才能控制四方。所谓的三百六十,是模拟周天的数目;棋盘分为四个角,是模拟四季的数目;每个角落各分九十个点,这是模拟每一季的天数;周围有七十二路,是模拟时令的变化。枯棋三百六十,白子和黑子各占一半,是在效仿阴阳。棋局的线、路,叫做棋盘,线、路交错而构成的方格被称为拐。棋局是方形的、静态的,棋子是圆形的、运动的。从古到今,对弈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相同的棋局,故此文字中记载:“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所以棋手应该用意深微、考虑周全,以此来探求胜败的原因所在,只要这样做就能够达到前人从未达到的水准。

得算篇第二
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故计定于内而势成于外。战未合而算胜者,得算多也。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战已合而不知胜负者,无算也。兵法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由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所谓围棋,以常规的方式形成态势,以随机应变的机智制服敌手,所以必须胸有成竹并体现在布局上。双方还未交手而计策占上风的,他得胜的可能性就大;反之,计策处于劣势的,得胜的可能性就小。双方已经交手而不能判断胜负的,只能说是没有谋略。兵法上说:"多谋者胜,少谋者不胜,何况没有谋略呢?"从这个角度来观察,胜负是一目了然的。


得算篇第三

权舆者,弈棋布置,务守纲格。先于四隅分定势子,然后拆二斜飞,下势子一等。立二可以拆三,立三可以拆四,与势子相望可以拆五。近不必比,远不必乖。此皆古人之论,后学之规,舍此改作,未之或知。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译文:对弈布局一定要遵守棋理,双方先四角各落势子,然后拆二斜飞守角,一般通用棋理立二可以拆三,立三可以拆四,如与能接应的棋子相呼应则可以拆五,近落子不要密,远不要太疏,以上都是历经很多代职业棋手的研究的棋理,是后学围棋者的标准教材,现有否创新突破就不知道了,(诗经)里说:做人做事没有人不肯善始,但是很少有人善终。


得算篇第四

博弈之道,贵乎谨严。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然。法曰﹕宁输数子,勿失一先。有先而后,有后而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两生勿断,皆活勿连。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子而取势,与其无事而强行,不若因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必也,四顾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备。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袭之意也。弃小而不救者,有图大之心也。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译文:围棋之道,贵在谨严。一流棋手占据腹地,三流棋手占据边缘,二流棋手占据四角,这是棋手们遵循的常规。其法则是:宁愿输掉几颗棋子,也不要失去先手。有看起来是先手而实际上落后的,有看起来是后手而实际上占先的。攻击左边则照顾到右边,攻击后边则照顾到前边。如果对手两块棋都是活棋,则不要去断他,如果自己都是活棋则不必相连。棋势应开阔,但不可太稀疏;棋路应严密,但不可太局促。与其舍不得丢子而求活,不如丢子而取得大局的优势。与其漫无目标地勉强行棋,不如顺其自然地自行补救。当对手子多而自己的子少时,先考虑活棋的问题。当自己的子多而对手子少时,一定要抓住时机扩展大局的优势。善于局部较量的人不争求(一子死活),善于列阵的人并不在局部较量,善于作战的人不会失败,善于失败的人即使失败也不会溃乱。围棋这门技艺,开始时按常规形成态势,而最终要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所以一定要在确信自己的棋没有漏洞、牢不可破的前提下,才能出于对手的意料之外,乘其不备,突然袭击。凡是对手无缘无故地自行补救时,就表明他意在进犯突袭;放弃局部的棋子不救时,就表明他意在争夺大局的优势。随手投子的人,那是没有谋略的棋手。不假思索而仓促应对,这是走向失败的路。〈诗·小雅·小宛〉:"小心谨慎,又害怕,又发愁,好像脚下是万丈深谷一般。"

虚实篇第五
      夫弈棋,绪多则势分,势分则难救。投棋勿逼,逼则使彼实而我虚。虚则易攻,实则难破。临时变通,宜勿执一。《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译文:说到下棋,头绪多自然力量分散,力量分散则难于救活。投子不要迫近,过于迫近,便会造成对手厚实而我方薄弱的局面。薄弱就容易遭受攻击,厚实就难以打开缺口。因地制宜,不要过于拘泥。文字记载:“见到合适的机会就前进,知道难于成功便后退。”

自知篇第六
      夫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故知己之害而图彼之利者,胜。知可以战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以逸待劳者,胜。不战而屈人者,胜。《老子》曰﹕“自知者明。”

       译文:富于智慧的人,在事物发生前就能看出动向,愚昧的人,即使事情已经完成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清楚我方所常受到的威胁,再来谋划占对方的便宜,能够取胜。知道何时可以战、何时不可以战,能够取胜。清楚多子与少子的用场,能够取胜。作好充分的准备,迎战准备不充分的,能够取胜。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到来攻的对手势头减弱后再出击,能够取胜。不在局部激烈争夺而从整体上压倒对方的棋势,能够取胜。《老子》说:“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是明智的。”





微信号:cshy551188(←长按复制)
这是一个传播围棋知识,发布围棋产品供求资讯,交流无鳞砗磲围棋鉴赏心得,分享无鳞砗磲围棋文化的平台,用心做围棋,致力于国产工艺,结天下爱棋道友
北京传世海洋欢迎投稿:
请将投稿意向发至投稿邮箱: 2100806360@qq.com
个别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妥之处,请告知我们删除,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0-9-7 21:3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11-25 23:40 , Processed in 0.133144 second(s), 18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