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标题:
我国古人设置座子浅见
[打印本页]
作者:
三国大军师
时间:
2021-11-4 11:47
标题:
我国古人设置座子浅见
本帖最后由 三国大军师 于 2021-11-4 11:50 编辑
首先一点:我倾向于围棋最初是空枰开局,没有座子的。
我国古人设置座子的目的,大致有以下因素 。
1:阻止连片
2:一定程度防止模仿棋
3:不允许占三三、小目以自存(根据地,实空实地),就是说不允许站稳脚跟
4:星位座子,无法一手守角,否则子效较差
5:还棋头的自然法则,鼓励战斗
6:无法铺地板而不去战斗
7:预置四颗座子,最大程度的保证棋局的自由和变化。
从以上几点看:我国古人设置座子还棋头,主要目的就是避免铺地板,鼓励战斗,使棋局激烈精彩,既符合观战者的欣赏,又使围棋近似棋盘上两军对垒的战争。
清末资料说“非战斗无以自存”,不战斗你没法儿活…
古人设置座子的智慧惊人,岂是无知的日本算砂所能明白 。
清末棋史资料说的清楚:如不设座子,则占三三、四三以固自存,一步一趋,斤斤计较于边角之地(导向平稳铺地板的局面),战战兢兢不敢出巫峡一步,如子阳井底蛙也…
作者:
三国大军师
时间:
2021-11-4 11:55
有日本侠人者,尝作《弈话》,谓吾国人弈者,每于四角四路预置黑白子各二,谓之势子,日本、朝鲜、琉球之弈者皆无之。因为吾国人围棋,起手着法皆有一定,即由于有势子故,不如日本人之变化。不知吾国弈家,起手着法所以似有一定者,乃由数百年以来之国工悉心研究,知非如此则局势将弱,后局且无从措手,故不得不一循成法耳。且弈者,数也。数既定,则所以致胜负之法,自有一定。即无势子,着法亦岂无轨范乎?吾国受二三子之局,即两角皆虚,弈家谓之「空花角」,其着法亦何尝无一定哉!且日本、朝鲜、琉球之弈,皆传自中华,可知吾国古时,弈局亦无势子,后乃加置耳。则由无势子以至有势子,不可谓非弈家一进化也。推其所以置势子之由,盖无势子之局,起手即可于角上之四三或三三路置子,则一角已实,基础已固,不必力战,亦足自存。有势子,则敌于角上之四四路已有一子,我更求实角,则外局尽失,而将局促乎偏隅。若专事腹心,又如游骑无归,将为敌所乘,以致崩溃。故有势子之局,起手即须攻而兼守,正如汉高、光武百战以得天下,而仍不能不兼顾河内、关中。若无势子之局,起手即可坐据一方以自固,正如子阳井底蛙,恃剑门、巫峡之险,竞竞然不敢一出矣。
作者:
三国大军师
时间:
2021-11-4 11:55
东洋诸国,朝鲜、日本、琉球皆知弈,盖皆传自中国者也。朝鲜、琉球皆视为游戏之事,不甚措意;日本则嗜此者颇多,其国品评弈手之高下,有九段之说:仅解常法者为初段,渐进则数渐增,至九段止。每岁新出棋谱甚多,并有围棋杂志。工此者可以授徒而征其束修,故研究者颇热心也。予尝披览其棋谱,其着法多与清初诸国手相仿佛,盖尚未能得干嘉时诸国手着法也。而日人盛自夸大,谓中国弈手最高者为黄月天,尚仅与彼国五段相当云,可谓颜之厚矣。使日人弈品而在中国诸国手上,则干嘉时诸国弈应不敌清初诸公,而进化之理为诬罔矣,可以证之事实绝不尔尔邪! 中国对手弈者,先于局上四角四四路各置子二,谓之「势子」,日本则无之。彼因诋中国弈家为失自然之局面。不知中国旧亦无之,后乃增置之也。所以增置之者,盖无势子则起手即可于角上四三路置子以为固守之计,而变化少矣;有之,则彼此皆不能借角以自固,非力战不足以自存也。譬之群雄逐鹿,真英雄必思奠定中原,决不肯先割据偏隅以自固也。故自无势子至有势子,亦为弈家一进化,日本人特尚滞留于旧境耳!
作者:
三国大军师
时间:
2021-11-4 11:57
本帖最后由 三国大军师 于 2021-11-4 14:12 编辑
两篇文章均提到:围棋初始无座子(势子),并进行了分析,有无座子之利弊,行棋理念之不同。
一:“可知吾国古时,弈局亦无势子,后乃加置耳。则由无势子以至有势子,不可谓非弈家一进化也。”
二:“中国旧亦无之,后乃增置之也。所以增置之者,盖无势子则起手即可于角上四三路置子以为固守之计,而变化少矣;”
作者:
告别的年代
时间:
2021-11-4 14:53
日本古棋占角理论的核心是两手占角。实地为佳当然是“竞竞然不敢一出矣”。
中国古棋则反对这种理论。徐星友曾讲:“起手经营一角,别无余意,失局面大旨”。又讲:“中局另有运用,又当别论,用于起手,局面失宜”。徐批评盛大有及汪汉年周东候等沿自明末”未脱习气“的布局手法,就经常用取角空的范例。
由此可见,中国古棋围棋理论全面领先于日本古棋。
作者:
Handstory
时间:
2021-11-4 23:11
估计是古人最初棋力有限,发现先手一方走棋易于连片走大模样,后手一方打入屡屡被吃,所以认定开局连片是“赖皮”行为,干脆先摆个对角星再下
欢迎光临 飞扬围棋 (http://bbs.flygo.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