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标题: 围棋-体道致玄之工具之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庄子扇坟 时间: 2007-7-24 09:40
标题: 围棋-体道致玄之工具之一
此话有点离题.回一网友:玄学之跟朔源即是所谓的老庄哲学,当然后者对前者既
有吸收又有扬弃.但一般非学术文章可模糊概指.见笑了.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09:49
玄学也好,道学也好,都属于古人吃饱了没事做,就搞搞迷信活动,都属于愚昧之列.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09:50
如果现在还有人信这个,那属于真正的病人了.当然病的是大脑.[em01]
作者: 121 时间: 2007-7-24 10:03
以下是引用[I]zhoujia85[/I]在2007-7-24 9:49:59的发言:[BR]玄学也好,道学也好,都属于古人吃饱了没事做,就搞搞迷信活动,都属于愚昧之列.
此见解是对国学的无知。
作者: xmw1978 时间: 2007-7-24 10:15
<>呵呵,玄学讲的是?能用通俗的语言简单介绍一下么?</P>
作者: 庄子扇坟 时间: 2007-7-24 10:22
标题: [讨论]那王羲之的书法也是古代士大夫吃饱喝足没事干的罗.
哈哈哈哈哈????????
作者: 邹郎 时间: 2007-7-24 10:34
<>对中国古代文学有兴趣且了解不多的同学可以看看凤凰卫视的余秋雨主持的节目“中华文化记忆”,平心而论,挺不错的。上周刚好讲到阮籍、嵇康。如果想读书的话,推荐袁行霈主编的高教版中国文学史全四册和朱东润主编的上古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全六册。</P>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1:06
以下是引用[I]庄子扇坟[/I]在2007-7-24 10:22:45的发言:[BR]哈哈哈哈哈????????
书法那更不用说了,难道不是吃饱了撑的吗?字写得再漂亮还是个字,不值得研究如何去写.书法虽说同样是撑,但那是个人自由,喜欢干什么跟别人没关系,不影响别人,至于玄学,这个就属于有危害性了,什么风水灵气,那是神经病想出来的!
[em01]
作者: geyuetian 时间: 2007-7-24 11:20
[em04][em04][em04][em04]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1:23
什么国学不国学的?我确实是一点不懂,但我认为没必要去了解.为什么呢?就好象我没必要去钻到垃圾堆里仔细研究垃圾的成分和化学变化一样,只要知道是垃圾就足够了,不如远离为好.[em01]
作者: 121 时间: 2007-7-24 11:24
<><STRONG>“那王羲之的书法也是古代士大夫吃饱喝足没事干的罗.”</STRONG></P>
<><STRONG>下棋是,有出处。子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有博弈者乎?</STRONG></P>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1:26
对啊,我承认下围棋也属于这一类,肯定的嘛,但我喜欢吃饱了来学学棋,自己喜欢的事物未必就一定高尚,完全可以大方承认嘛!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1:36
其实世界上就二种人:第一种是还没有吃饱,处于饥饿状态中,这类人非常令人同情.第二种就是吃饱了,吃饱了一定撑着了呀,所以这类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吃饱了撑的,是任何事,更何况书法围棋之类,当然我是属于第二种的,刚刚能吃饱,但也是撑得相当难受,所以这就来学围棋来了[em01][em01][em01][em01]
作者: 121 时间: 2007-7-24 11:36
<>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是古人对宇宙人生真理的见解。《道德经》有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 、《<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760.htm" target="_blank" >庄子</A>》和《<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4102.htm" target="_blank" >易经</A>》,称之为“三玄”。</P>
<>清源大师喜读《老子》。《老子》即《道德经》。</P>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1:48
玄,道,经,一看你这类名就知道是垃圾,绝对是迷信之类的,不值一看.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11:49
以下是引用[I]zhoujia85[/I]在2007-7-24 9:49:59的发言:[BR]玄学也好,道学也好,都属于古人吃饱了没事做,就搞搞迷信活动,都属于愚昧之列.
道家之学,博大精深,其包含的哲学意义,至今仍有很深远的意义,否则为什么于丹要在百家讲坛来说 庄子心得 呢?老子,庄子,易经,等都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作。易学,至今仍有许多专家对其内容见解有分歧,可见其深奥,也可见它的意义,否则这么多专家为什么花尽心思,就为了一本迷信之书,他们都是愚昧之人? 如此评价中国古典文化,才是愚昧之举。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11:50
以下是引用[I]zhoujia85[/I]在2007-7-24 11:48:05的发言:[BR]玄,道,经,一看你这类名就知道是垃圾,绝对是迷信之类的,不值一看.
您自己没好好研究过。看过。就主观臆断,合适吗?
作者: avesaint 时间: 2007-7-24 11:57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
作者: avesaint 时间: 2007-7-24 11:59
其实,比较起许多遮遮掩掩的家伙,我还是喜欢85这一类想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就做什么的人,虽然他的变化次数多了点,但只要是人,总是会犯错误的,就怕那些明知错了却也始终不改的卫道士
作者: 邹郎 时间: 2007-7-24 12:02
以下是引用[I]zhoujia85[/I]在2007-7-24 9:49:59的发言:[BR]玄学也好,道学也好,都属于古人吃饱了没事做,就搞搞迷信活动,都属于愚昧之列.
吃饱了没事干,在魏晋时代基本正确,但迷信活动不对,愚昧也未必,玄学属于哲学和文学范畴,不是宗教。
以下是引用[I]zhoujia85[/I]在2007-7-24 11:06:50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庄子扇坟[/I]在2007-7-24 10:22:45的发言:[BR]哈哈哈哈哈????????</div>
书法那更不用说了,难道不是吃饱了撑的吗?字写得再漂亮还是个字,不值得研究如何去写.书法虽说同样是撑,但那是个人自由,喜欢干什么跟别人没关系,不影响别人,至于玄学,这个就属于有危害性了,什么风水灵气,那是神经病想出来的!
[em01]
一个人把字写好算吃饱了撑的吗,举一个能让你看懂的例子,人干吗要化妆,也为了好看些,对得起观众,我们公司招聘的时候,许多年轻人相貌堂堂,几个汉字却也得歪歪扭扭,我看了就讨厌。玄学不是风水灵气,这是你无知才瞎扯。
以下是引用[I]zhoujia85[/I]在2007-7-24 11:23:13的发言:[BR]什么国学不国学的?我确实是一点不懂,但我认为没必要去了解.为什么呢?就好象我没必要去钻到垃圾堆里仔细研究垃圾的成分和化学变化一样,只要知道是垃圾就足够了,不如远离为好.[em01]
对于你个人来说,没有必要了解国学,完全正确,但我希望你能让你孩子了解一些,对他的人生会有好处。国学不是垃圾堆,至少它会让你明白什么叫无知者无畏。
以下是引用[I]zhoujia85[/I]在2007-7-24 11:48:05的发言:[BR]玄,道,经,一看你这类名就知道是垃圾,绝对是迷信之类的,不值一看.
如果你不是为了搞笑的话我就觉得比较搞笑了,呵呵。
作者: avesaint 时间: 2007-7-24 12:09
<>写字,现在估计名字能写漂亮就差不多了,还有多少人的资料不是电脑打印的呢</P>
<>国学是要学的,但也应该有选择地学吧</P>[em01]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12:12
现在的人可以不用去看易经,的确很难看懂,但是,老子,庄子,确实不得不看的吧。
作者: avesaint 时间: 2007-7-24 12:17
四书五经,如果这里的棋友站着不动立即说,估计还有不少人说不出来滴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12:30
<>四书五经中。四书,书儒家经典,这就和老子,庄子的道家有不同了,但是儒家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学说。</P>
<>五经,呵呵。里面包括 易经 啊。呵呵。。。 可见此书非垃圾了吧。。。。</P>
<>不过现在市面上所有版本的 论语等儒家经典,都是宋代大儒 朱熹 注过的版本,但是里面不乏很多错误,所以要真正理解其本质,还得看些别的版本,比如 台湾国学大师,南怀谨 写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等。很多都是推翻朱熹的见解的。可谓是好书</P>
作者: 邹郎 时间: 2007-7-24 12:30
<>是啊,现在的人都只会写好自己的名字了,不用笔写字了,再过一百年,日本人就说了,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古代的书法很厉害,到现在不行了,现在的中国人都不会写汉字了,还说什么唯一的象形文字,还说什么世界上特有的艺术,他们只会用计算机。日本人是书法的养母,日语中有很多汉字,日本有很多书法家,中国后人开始抢购日本大书法家的字帖。</P>
<>对于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要客观,不能一味推崇也不能一味摒弃,但首先要对我们的祖先心怀敬意,以今天的自然科学去藐视古代文明,是一种暴发户的心态,想想,下一个时代,我们的后人如果用这种眼光嘲笑我们今天的生活,那是多么尴尬。</P>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3:00
当然了,我的言论只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只能代表我自己嘛,如果是无知,错误,愚昧什么的,那是很正常的.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3:07
以下是引用[I]xylz25[/I]在2007-7-24 12:12:49的发言:[BR]现在的人可以不用去看易经,的确很难看懂,但是,老子,庄子,确实不得不看的吧。
回小蔡同学,从来就没有不得不看的东西,那几本书确实基本属于垃圾,人是垃圾人,书是垃圾书,思想是垃圾思想,这点我是不会改变的,当然了,只是我一个人的观点,这点自由还是有的吧
[em01][em01]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13:11
呵呵。。。不过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无论是全国版,还是上海版,都不这么认为啊。。。呵呵。更何况现在学生的读书压力很大。就拿我高中的例子来说。除了课文上的古文外,高中三年,学校规定的课外古文篇目(很多都是节选)不下5,6百篇,但是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 都肯定有选字老,庄,他们的著作的。。。您自己的观点。别人当然不能强迫改变咯。呵呵
作者: 无双吕布 时间: 2007-7-24 13:18
余秋雨和南怀瑾的书那才真叫破绽百出。这两人不该与国学扯在一起。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3:20
这就对头了,我就是教材宣扬什么,我就反对什么的思想,这才是个具备独立思考的新时代年轻人!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13:26
以下是引用[I]无双吕布[/I]在2007-7-24 13:18:58的发言:[BR]余秋雨和南怀瑾的书那才真叫破绽百出。这两人不该与国学扯在一起。
余秋雨我也觉得和国学关系不大,但是南怀瑾的书您看过吗?
作者: 邹郎 时间: 2007-7-24 13:56
呵呵,两者的书都没读过,据了解,要说正儿八经地讲经史,这两人所说的似乎确实有点离谱,但其实这世界是需要一部分拉近经史子集跟老百姓的距离的,非议他们没有太多意思,就好象专门搞三国研究的人认为易中天胡说八道一样。扯远了,其实这个世界有这部分人的积极效果肯定比消极效果多,在大学里有无数的教授能够保证这些学问很正点地传承下去,而普及教育的任务就交给他们吧,别正经的国学博士上街买瓶酱油都迷路,而西装革履的爷们却说不出两句古诗,最后弄得外国人笑话。
作者: 无双吕布 时间: 2007-7-24 14:01
<>《论语别裁》《孟子旁通》某看过,当时只是感觉上不大对,蒙张中行老先生指出了其中的若干硬伤,获益实多。现在看来,南的书初学者尚可一观,然难经推敲。</P>
<><a href="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5-02/22/content_2604505.htm" target="_blank"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5-02/22/content_2604505.htm</A></P>
<>参看此文。</P>
作者: 燕山悟道 时间: 2007-7-24 14:22
要做全才、通才的,<FONT size=5>看!<BR></FONT>要专攻此道的。<FONT size=5><FONT size=6>看!</FONT><BR></FONT>其他的,愿意看的,<FONT size=7>看!<BR></FONT>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4:24
我是坚决不愿意看了,看了能拿钱我也不愿意,因为拿钱的快乐远远比不上长时间接触垃圾的伤害来的更大!
作者: 燕山悟道 时间: 2007-7-24 14:28
不做全才、通才的,<FONT size=5>不看!<BR></FONT>不专攻此道的。<FONT size=6>不</FONT><FONT size=5><FONT size=6>看!</FONT><BR></FONT>其他的,不愿意看的,<FONT size=7>不看!</FONT>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4:30
燕山兄说的有道理,看来你也和我一样属于不看类型了.还要加上这么一句:愿意被洗脑的, 看! 想保持大脑清醒的,坚决不看!
作者: reico 时间: 2007-7-24 15:01
以下是引用[I]zhoujia85[/I]在2007-7-24 14:30:40的发言:[BR]燕山兄说的有道理,看来你也和我一样属于不看类型了.还要加上这么一句:愿意被洗脑的, 看! 想保持大脑清醒的,坚决不看!
[em01]还没定型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5:27
其实我也不是一点没看过的,象什么论语,道德经,孟子之流的也曾各买过一本,当时也打算好好读一读,开开眼界,但是没读几页就读不下去了,根本就是作者神经不正常,胡言乱语,睁眼说白话嘛,没看几页全部扔掉. 比如举个例子:记得 老子的道德经里第一页这么写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算什么话,不是说梦话是什么?一踏糊涂,不知所云. 唯一目的就是把人的大脑搞糊涂,然后开始准备洗脑. 我当时一气之下也给了这么一句评价:"可放,非常P,人如之,非常人,何人也?乃P人.."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15:36
不能说不看,就是保持大脑清醒吧,现在的学生。从小学。一直到博士,哪个没看过老子,庄子里的名篇,他们都是头脑糊涂,接受古人的思想,就是糊涂,不看的。反而是保持大脑清醒。。。实在有点可笑吧。。。何况老子的书,写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文字,并非现在的白话文,没有注释,一般人的确看不懂,但您看不懂,不能说人家就在放P啊。关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解释,我网上查了下,大约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正确认识人生的规律,只有从人生的规律中才能求得实实在在的名与利,即老子所说的“非常名”。 这难道是P话?<BR>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15:40
以下是引用[I]无双吕布[/I]在2007-7-24 14:01:14的发言:[BR]<>《论语别裁》《孟子旁通》某看过,当时只是感觉上不大对,蒙张中行老先生指出了其中的若干硬伤,获益实多。现在看来,南的书初学者尚可一观,然难经推敲。</P><><a href="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5-02/22/content_2604505.htm" target="_blank"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5-02/22/content_2604505.htm</A></P><>参看此文。</P>
吕布兄,我文章看了下。的确,两位大师的见解不同,但是您也可以从里面看出。南怀瑾的确是一位国学大师,这与于丹,易中天等是迥然不同的。学术争论很正常,但是南怀瑾这部书的确是写给初学者看的,但想比较于丹的论语心得来,于丹的书就非常的空泛,什么心灵的慰藉,空得很。但是我想,把南怀瑾和余秋雨放在一起,好象不太妥当吧。。。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5:43
孔子的论语也不怎么的,等于说了废话,不信看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共三句,第一句是废话,没有新意,而且有错别字!第二句就是属于虚荣了,其实内心是不太快乐的.第三句嘛,那更是口是心非,做做表面样子罢了! 我今天也来修改修改:
85曰:”学而不习之,不亦天才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破财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疯子乎?“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15:50
<>首先。告诉85兄,那是通假字,文言文的词法而已。我借用南怀瑾大师论语别裁一书里的话来给您解释下。他的大致意思是,这里不是指学习知识,因为学习,是件很苦的事。这里是指学习做人,学习如何做人好。做事好。学而时习之,便是随时随地学习做人。看见别人做了好事。自己也有了收益,便会会心的一笑。这便是与我们通常说的学习完知识,经常复习,很开心,是不同的。还是那句话。不懂文章的意思。不要随便批评文学经典</P>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15:56
<>呵呵。很巧,南怀瑾 也说过。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穷的那几天,有朋友来家里吃饭,是很苦恼的事情。但是他的解释是,这里有朋自远方来的意思是,一个人做学问,可能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但是当有个知己,能明白你,从远方来了。这里的远并非指地方远,这里远是形容知己的难得。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所以,这句话意思就是,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理解你的学问,慢慢得就会有人知道了。就像500年后,汉武帝,就是他的知己,发扬了孔学。儒家学派。这才是本意。</P>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6:01
既然说了,就说个痛快!请问小蔡同学,你是如何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的?是你自己领悟出来的?还是听别人听来的?要我说,没有一个人能知道真正的意思!道德经只有老子一个人明白真正意思,论语也只有孔子一个了解里面的含义,别人怎么知道人家当初是什么意思呢?既然都是一个猜,我所猜的也未必错误,其他什么家什么家的也未必正确.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6:07
什么通假字?语法?看来你被洗脑洗得很深入了,当然属于错别字了,以后的人为了保持原文,又照顾到面子工程,不好意思直接说错别字,就装饰成通假字,其实还是很明白的,通假的嘛,假的和真的可以互相通用嘛,当然是否真正写了错别字,还是无法考证,只有去问孔子本人了,当然这不可能了,就算可能的话,真通过时空隧道见到孔子本人了,我估计那小子也不肯承认是错别字的,多半也来这么一句:"哦,这个嘛,错乃假,假假真真不可分,互通互通也很好嘛."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16:11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章拿到今日来看。我等当然没法自己领悟,必定要参考很多学者,专家的资料。你写了文章,至少前后通顺,读的懂的人必定会了解作者的意思。如果一个人写了文章,就自己看得懂,那写了干吗? 我们这世界还需要文章吗? 文章,著作,必定是既能给自己看。又是给别人看的。而且孔子,孟子的含义不是后人猜的,是经过推敲研究出来的。这与猜大不相同。所以,“道德经只有老子一个人明白真正意思,论语也只有孔子一个了解里面的含义,别人怎么知道人家当初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观点是站不脚的。作者的写文章,就是让读者能明白自己的意思。这是写文章的主旨。还有,论语并非孔子一人之言,稍微看过点的,都知道,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孔子生先讲的话整理出来的, 当中还穿插的不少他学生的话。比如有子,曾子,等我想他们编辑此书的目的,便是让其他人,甚至后人能够理解孔子的思想,发扬儒家学派,并不是只是让孔子一人理解吧。
作者: zhoujia85 时间: 2007-7-24 16:12
这个话题我也不想多聊了,以后在这个帖子里只观看不发言了,没那个必要.费力做傻事,我没有义务来开导别人去独立思考.我只想这么说,对于任何所谓的经典也好,垃圾也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评论和观点,这里没有正确和错误,这才是符合和谐社会,和谐思想的做法,从而有利于内分泌的和谐.
作者: zypzyp 时间: 2007-7-24 16:12
85的观点颇为偏激。传统文化中有垃圾也有精华,而能几千年传承下来,更多的是精华。当然自己个人观点,别人无法改变,不过评判的标准并不是以个人观点为准绳。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16:21
以下是引用[I]zhoujia85[/I]在2007-7-24 16:07:13的发言:[BR]什么通假字?语法?看来你被洗脑洗得很深入了,当然属于错别字了,以后的人为了保持原文,又照顾到面子工程,不好意思直接说错别字,就装饰成通假字,其实还是很明白的,通假的嘛,假的和真的可以互相通用嘛,当然是否真正写了错别字,还是无法考证,只有去问孔子本人了,当然这不可能了,就算可能的话,真通过时空隧道见到孔子本人了,我估计那小子也不肯承认是错别字的,多半也来这么一句:"哦,这个嘛,错乃假,假假真真不可分,互通互通也很好嘛."
您有没有想过,当时语言文字发展还很不完善,还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字还没被广泛的使用,便使用音近,或形近的字来代替。原因,可能还有2种,一种是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大量的文献流失,使得前人的一些字形为被记住,二是当时文字的使用,的确与现在有区别。试举一例,看过鲁迅文章的人可能会觉得他的错别字很多。其实也是因为当时新文化,旧文化还在争论中,一些字的使用没有得到确定而已。但是有一点。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
作者: xmw1978 时间: 2007-7-24 17:11
<>关键是自己的开心比较重要,我现在就不太爱学习。我倒是比较羡慕85的天马行空,不拘一格!</P>
作者: 无双吕布 时间: 2007-7-24 17:28
以下是引用[I]xylz25[/I]在2007-7-24 15:56:22的发言:<br><>呵呵。很巧,南怀瑾 也说过。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穷的那几天,有朋友来家里吃饭,是很苦恼的事情。但是他的解释是,这里有朋自远方来的意思是,一个人做学问,可能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但是当有个知己,能明白你,从远方来了。这里的远并非指地方远,这里远是形容知己的难得。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所以,这句话意思就是,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理解你的学问,慢慢得就会有人知道了。就像500年后,汉武帝,就是他的知己,发扬了孔学。儒家学派。这才是本意。</P>
从你引用的两段来看,南喜欢自说自话的诠释经典,古往今来恐怕只有他一个人是这么解释《论语》的,这已经不属于学术了吧。另汉武帝是外儒而内法,形儒而实法,只不过是借儒学来消弭文景两世以黄老治世的影响,实质是以法家的铁腕实行集权统治,而并非真的崇儒,这点小兄弟不会不知道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4 17:29:41编辑过]
作者: avesaint 时间: 2007-7-24 17:30
<>南怀瑾 也说过</P>
<>用别人说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常用的办法,不过,谁清楚这个证明本身是对还是错呢</P>
<>聂卫平打了一局棋谱,领悟的东西,是不是讲给你听以后,就提高了你的水平呢?</P>
<>如果说网络上的,看看那个"寸芒"谈怎样理解天道的吧</P>
作者: 121 时间: 2007-7-24 17:32
脑袋空空,天马行空。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19:02
以下是引用[I]无双吕布[/I]在2007-7-24 17:28:57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xylz25[/I]在2007-7-24 15:56:22的发言:<br><>呵呵。很巧,南怀瑾 也说过。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穷的那几天,有朋友来家里吃饭,是很苦恼的事情。但是他的解释是,这里有朋自远方来的意思是,一个人做学问,可能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但是当有个知己,能明白你,从远方来了。这里的远并非指地方远,这里远是形容知己的难得。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所以,这句话意思就是,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理解你的学问,慢慢得就会有人知道了。就像500年后,汉武帝,就是他的知己,发扬了孔学。儒家学派。这才是本意。</P></div>
从你引用的两段来看,南喜欢自说自话的诠释经典,古往今来恐怕只有他一个人是这么解释《论语》的,这已经不属于学术了吧。另汉武帝是外儒而内法,形儒而实法,只不过是借儒学来消弭文景两世以黄老治世的影响,实质是以法家的铁腕实行集权统治,而并非真的崇儒,这点小兄弟不会不知道吧。
哎。。。搞错了。搞错了。不是汉武帝,是他手下的董仲舒。不过试问南怀瑾的解释,有何不可? 否则这3句应该如何解释? 就如同朱熹注解的那般解释吗?南怀瑾说过。读完论语整部,才知道整个论语是讲个做人的道理。而非学习知识,学而篇也是如此吧。而且就我等之辈。不应该谈论学术2字,我们都不是搞文学的。而这本书也不是写给搞学术的人看的。正是给我们来看的。难道这么解释,有何不妥吗?
[em04][em04]
作者: geyuetian 时间: 2007-7-24 19:19
<FONT color=#2b2bd5 size=7>这个话题难解,插不上嘴,灌水了之。</FONT>
作者: 无双吕布 时间: 2007-7-24 21:03
否……论语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并不能认为有谈做人道理的语句就认为所有句子都应该这样解释。此句当然应以朱熹的注解为准,弟既自认不是搞学术的,又何以贬朱熹而抬南呢?况且这个句子也不算多艰深,古籍普及并不意味着胡解乱解。想当初,余秋雨将“致仕”解释为做官,还振振有辞的说“我的书不是写给搞学术的人看的”,徒令人齿冷而已。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21:30
不。我对朱熹的注解很不以为然,我觉得这位大儒的确很有学问,但是在诗歌和论语的注解上有一些问题。总体来说。就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试举一例子,朱熹也注解过诗经,诗经里有一名句,相信您一定是倒背如流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于 关雎 ,而朱熹却怎么说,这不是庶民求欢,偏说是歌颂后妃之德。纯粹胡说八道。认为诗经里所有涉及男女之爱的,他都说这是淫,又将自己的学术观点强加在上面,将一本民风淳朴的诗歌,弄成教条不堪。他对诗歌,论语的注释,都是这样。他自己倒十分像一个禁欲主义者。当然,余秋雨 这人我也不是很喜欢。但是他几本书里的一些句子,还是非常锋利的。刺出了当今社会的一些弊病。不过他与国学是扯不上边的。说是个文化人么。还可以
作者: 无双吕布 时间: 2007-7-24 21:52
后妃之德是理学家的正统说法,朱熹作为理学的传人,他必须这么注。庶民求欢就对吗?弟可知春秋时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君子”?我们只能认为前一种迂腐,而后一种根本就是错的。再说,这和朱熹注《论语》又有什么关系呢?谁都知道《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作,《诗经》应以《毛诗正义》为准,朱注只可参看。弟多下工夫,方可不被南之流迷惑。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22:07
饿。。。。。。。。。。。这学术的东西的确很讨厌。朱熹这个教条。他解说的,的确我也真不喜欢。哎。总感觉他的注解也有很多错误,但是根据当时时代的局限。这些错误,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比较喜欢南怀瑾的学说。因为比较接近实际。呵呵。试问现在的学生,哪个会说学习到新知识,再经常复习,啊。。好快乐啊。。。呵呵。的确很不现实。不过佩服吕布兄的学识![em17]
作者: 无双吕布 时间: 2007-7-24 22:14
时代的局限……怎么说呢?弟看到古代人用烽火台传递军情,会不会说“他们怎么不用手机?”弟所谓朱熹的错误,大致类此。现在的学生……我很想知道他们除了会吃饭,睡觉,排泄,交配和玩,还会什么?当然,不包括弟在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4 22:14:58编辑过]
作者: xylz25 时间: 2007-7-24 23:03
不是。所谓时代局限,是指观点的交流,比如一个人肯定会有错误吧,朱熹自然不例外,更何况是个比较固执的理学派的。如果不同的大师在一起交流心得,编一本注解,肯定是更客观一点吧? 不过,不要小看现在的学生,呵呵。没有你说的那么差吧。可能您看到的那一部分不太好。他们的学问知识还有是有的。但是包括我在内。现在的学生不足,是自私,独立能力差,以及课外知识的缺乏。不知道别的地方怎么样,但是在上海,这种情况很严重,毕竟独生子女,父母包办的多一些,学习压力也比较大。但是可见的是,现在复旦,交大等名校已经对课外知识有了重视,进行的选拔考试里,牵涉的方面很光。比如我们学校这次出了个高考文科状元,她在复旦面试时,教授就问了几个汉字的转变过程,她都能答出来。的确是强。呵呵。吕布兄到一些重点学校去看一下,学生也不像您说的那么差么。。。。
作者: avesaint 时间: 2007-7-25 00:13
强的有,差的更多
作者: 邹郎 时间: 2007-7-25 10:13
呵呵,五年前我对趴在书堆上的学术忽然感到不乐意,放弃了蓄谋已久的古代文学的研究生考试,转而攻读外国现代文学。我个人不怎么喜欢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我很崇敬有学识的人,如果这世界的受过国学教育的人都一门心思地往古籍堆里钻,去追求所谓的正统的学问,也不是什么好事,每个人都应该有合适自己的理解,余、南,包括易、于、刘等人,也是提出一种自己的看法,接受与否还在他人。古代解释经典的有无数人,而流传下来的就几个,历史会去证明哪些观点更合适他们的时代,而个人立场的随意鄙薄只会流于肤浅。
欢迎光临 飞扬围棋 (http://bbs.flygo.net/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