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标题: 从日本精品棋书进入中国感叹日本围棋的式微 [打印本页]

作者: qaz4112470    时间: 2016-6-16 22: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umino    时间: 2016-6-16 22:30
那么多书都没有加印或者再版,可见市场是不大
作者: qaz4112470    时间: 2016-6-16 22: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uron00    时间: 2016-6-16 22:33
确实是这样,要是家里围棋有传承,书怎么流动的出来。想想不可能。

上星期看了一套炎谱,装帧之精美,印刷效果之好,无不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看了日版,台版在看看国产的书真心看不下去了。

据盘石道孙老板所说现在棋具在日本也销的不好,可见一斑。
作者: qaz4112470    时间: 2016-6-16 22: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榉木    时间: 2016-6-16 22:39
国内的书,最近的《吴清源围棋艺术研究》算是一部好书,也只印了2000套,一是太大,价格贵;另一方面,除了专业棋手和从事围棋教学的业余高手,真正能舍得掏大价钱买棋书的棋迷,估计都在本坛
作者: qaz4112470    时间: 2016-6-16 22: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榉木    时间: 2016-6-16 22:46
回复 qaz4112470 的帖子

即便国内出版的精品,也是日本棋手,甚至是韩国棋手的书。本土的,陈老的《古谱大系》算得上数一数二吧
作者: fumino    时间: 2016-6-16 22:52
本帖最后由 fumino 于 2016-6-16 22:57 编辑

回复 qaz4112470 的帖子

我的意思是如果围棋能再兴盛一些,书自然可以多印一些,即使是限量也可以再出不同的限量嘛,就像兄那套古谱,可能每年都会出一个色系的

即使是限量版,出版社也未尝不想多印一些,可能还是考虑到市场的销量吧。。

作者: 败思势进    时间: 2016-6-16 22:55
我倒觉得和式微关系不大,人口基数大,富人自然多,只是消费习惯不同而已。比如蛤碁石在日本是日用品,在中国是奢侈品,棋书应该差不多,人家看的多了,可能也觉得普普通通,我们就当宝贝珍藏着,时间一长,人家的都破的差不多了,我们珍藏的就显得数量多了
作者: duron00    时间: 2016-6-16 23:03
古棋大系我感觉装帧,印刷也是相当可以的。
作者: qaz4112470    时间: 2016-6-16 23: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蜗牛呵呵    时间: 2016-6-17 04:16
日本棋室里下棋的是白发居多
作者: xfeiyun    时间: 2016-6-17 08:07
太贵啦,性价比不高。
作者: dcbk01    时间: 2016-6-17 08:19
又一个即将被拖下水
作者: harrad1997    时间: 2016-6-17 08: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az4112470    时间: 2016-6-17 08: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az4112470    时间: 2016-6-17 08: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arrad1997    时间: 2016-6-17 08: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河洛兰舟    时间: 2016-6-17 08:25
回复 榉木 的帖子

陈老的也古谱买了几本
作者: 河洛兰舟    时间: 2016-6-17 08:26
回复 duron00 的帖子

上图
作者: FLLY0123    时间: 2016-6-17 08:56

作者: 十月雨丝    时间: 2016-6-17 09:38
榉木 发表于 2016-6-16 22:46
回复 qaz4112470 的帖子

即便国内出版的精品,也是日本棋手,甚至是韩国棋手的书。本土的,陈老的《古谱大 ...

要说印刷、用纸、甚至装帧,这些都好办,但排版、版面设计,不花点心思是做不到的。
《古谱大系》,以我个人看法遗憾还是颇多:开本过大(有些页面内没多少文字,留白多);10多本厚薄参差不齐,有些非常悬殊。总之,排版上没好好设计。最近在翻台版《吴细解》,惊叹的是12册,每次页数竟然相同的——只能说是“在用心做”。

作者: 榉木    时间: 2016-6-17 10:19
回复 十月雨丝 的帖子

实际上《吴清源艺术研究》也是如此,解说和图谱,跨越很多页,翻阅的时候很不方便。比如某一谱几手棋,解说却在两三页之后,其间穿插的评书风格语音较多,占了很大页面
作者: qaz4112470    时间: 2016-6-17 10: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ttly_22    时间: 2016-6-17 10:59
已无收日本书的热情~收棋具的热情早都没有了~这次应氏杯~有幸在现场观摩~有许多感概~首先是作为主办方准备比赛之仓促令人惊讶~万达瑞华服务部都不知道二楼有如此国际比赛~没有任何标识引到~所用棋具也是让人见笑了~更可笑是华老师和唐奕大盘时~在5点差15分钟时大礼堂响起萨克斯《回家》~一直响了十分钟~反反复复,当时华老脸色非常不好~最后的一盘快下完时外面等待签名的拿着各色签字东东~便签纸都有~棋手都无法安心复盘~然后研究室里只有梅艳女士里外忙着收棋具~最后老阮亲自动手收棋具~都作鸟散状~
没有看出任何围棋文化~或者围棋带来的改变~唯一可以安慰的是时越和朴有不少美女棋迷在外面等待!
作者: qaz4112470    时间: 2016-6-17 11: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毛2    时间: 2016-6-17 11:07
这个话题也算是一个月经话题了,隔三差五就有人讨论这个。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围棋书出版衰落是必然的趋势。
日本围棋的黄金年代就是大正、 昭和,所以这个时期日本围棋出了无数优秀的围棋书。目前市面上的精品,几乎全是这个时期的,包括日本围棋大系、现代围棋大系这两套扛鼎之作。另外几套限量线装书基本上也是这个时期的。进入平成以后,日本精品围棋书也几乎绝迹。
中国围棋则拜老聂所赐,进入80年代后则进入井喷期,但是囿于国内作者水平所限,因此翻译出版了 非常多的日本精品围棋书。这些书即便在现在也是涨棋神书。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蜀容出的一套小字版。(围棋攻防技巧、围棋形势判断基础、围棋官子基础……)但是也就仅仅如此了。
现在的情况,对出版社来说,围棋书市场太小,能盈利的基本上只有教材。所以可想而知出版社对围棋出版物的态度了。那么 选择只能是:要么做教材,要么靠着情怀出一些面向成人的围棋书。但是有又多少学棋的成年人会买书呢?少之又少。偶尔出几套精品,要么价格被诟病,要么还可能出个太监版。出版社觉得出围棋书无趣,想买的人还不买账。所以基本上就是两边不讨好。
自从15年开始,我跳出围棋书这个小天地(基本上很少买,偶尔买也只是飞扬捡个漏或者飞扬棋友自制版)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美。装帧精美、用纸考究、价格便宜秒杀日版的书真是太多了。所以,说白了,一切都是市场决定的。
最后喷一下中国棋院:日本很多经典棋书,都是日本棋院出的,而天朝棋院呢?呵呵!!!
作者: qaz4112470    时间: 2016-6-17 11: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肥仔胡    时间: 2016-6-17 11:26
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16-6-17 11:29 编辑

其实中国围棋也有式微的一天,因为这是一个耗时耗力又费钱的项目。你看打个乒乓,社区体育中心15块钱就能打一个多小时。如果你不是太介意舞伴的相貌,在社区广场跳几步,一分钱都不用花。另外千万不要从升值的角度来看待棋书和棋具,事实上它是一个不断走低的过程。不要说这是一种专业书籍,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文艺历史类的书籍,你都不要想着靠它来升值。买书买棋具来装逼更是不靠谱的事,要装逼当然应该买房,买游艇,买私人飞机。为什么买书买棋具,一句话,仅仅是喜欢而已,这和儿童获得一件心仪已久的玩具差不多。当然有的人会把玩具一直收藏着,但更多的人是玩腻了扨掉。
作者: 恋棋族123    时间: 2016-6-17 11:28
回复 qaz4112470 的帖子

说的对,围棋小众
作者: qaz4112470    时间: 2016-6-17 1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毛2    时间: 2016-6-17 11:49
qaz4112470 发表于 2016-6-17 10:28
回复 榉木 的帖子

中国围棋出版还有很多要改进

《魔戒》三本圆背布面精装 不满70  蒋勋的《中国美术史》布面精装,也就30块钱能买到
作者: qaz4112470    时间: 2016-6-17 12: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uron00    时间: 2016-6-17 12:37
回复 qaz4112470 的帖子

在中国你人缘混不好,才气再高也要叫你滚蛋的。
宁可要个听话的奴才,不肯要有实力的拧才。

作者: 河洛兰舟    时间: 2016-6-17 21:16
回复 qaz4112470 的帖子

是不错,妖狐还是妖刀,这个绰号
作者: 河洛兰舟    时间: 2016-6-17 21:17
回复 duron00 的帖子

奴才+人才复合型
作者: Russel0    时间: 2016-6-18 00:10
围棋是太小众了,要不是网络的存在,围棋估计都快绝种了。
作者: 败思势进    时间: 2016-6-18 16:04
回复 大毛2 的帖子

毛版,中国美术史看过没,内容怎样?买了蒋勋的西方美术史,还没看过
作者: xykkxykk    时间: 2016-6-18 16:22
不是有迷妹吗?那些棋协的头头都把这些迷妹看成是中国围棋的救星了,忽悠她们买呗。
作者: 榉木    时间: 2016-6-18 16:40
回复 littly_22 的帖子

从老成谋国的角度看,围棋要发扬光大,还得靠国家意志。比如中国的文化输出,大建孔子学院,围棋也可以搭顺风车,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喜欢围棋等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有统战意义,这是个长远的计划,武力征服已经不现实,中国只有靠文化征服,培养亲华的力量。最后当世界上围棋人口达到一定的量,围棋方兴未艾之时,类似国际棋联的组织才可能应运而生,那时,世界冠军只有一个,其它的,如现在的应氏杯,LG杯只能算超级大奖赛
作者: qaz4112470    时间: 2016-6-18 16: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败思势进    时间: 2016-6-18 18:03
回复 大毛2 的帖子

我马上去买来看,听过蒋老师的红楼梦,其心胸开阔,非我能及,想必和他宗教修养有直接关系,用这样心胸看世界能看的更透彻。他其他的书有推荐给我的吗?类似的也可以,谢谢啦
作者: 肥仔胡    时间: 2016-6-18 18:15
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16-6-18 18:31 编辑

回复 qaz4112470 的帖子

老兄过激了,有追星族比无人喝彩好。说到追星族其实我们都是追星族,只是可能有人理智一点,有人疯狂一点。崇拜领导,崇拜权威,崇拜艺术大师,崇拜宣化上人。所以不管是一个人,一个项目,在其背后所凝聚的崇拜者和追随者,无论如何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作者: qaz4112470    时间: 2016-6-18 18: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肥仔胡    时间: 2016-6-18 19:01
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16-6-18 21:16 编辑

回复 qaz4112470 的帖子

删。
作者: 七杀    时间: 2016-6-19 13:23
回复 十月雨丝 的帖子

能出全就不错了,呕血之作
作者: 花无双    时间: 2016-6-19 20:29
许家元是日本的吗?职业还是业余?围丙联赛好像马天放被他干掉了。
作者: 十月雨丝    时间: 2016-6-19 21:14
七杀 发表于 2016-6-19 13:23
回复 十月雨丝 的帖子

能出全就不错了,呕血之作

赞同,但这里既然在谈论精品棋书,内容是一个方面,排版等又是一个方面。
陈老对古棋的确情有独钟——前有上海文化版、再有甘肃文化版、又有中信版。

作者: 化心殊语    时间: 2016-6-19 21: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十月雨丝    时间: 2016-6-19 22:03
十月雨丝 发表于 2016-6-19 21:14
赞同,但这里既然在谈论精品棋书,内容是一个方面,排版等又是一个方面。
陈老对古棋的确情有独钟——前 ...

中信出过好多吴老的书,印象最深的还是《人生十八局》,不知道排版方面与日版的一样的吗?因为我无日版的。





欢迎光临 飞扬围棋 (http://bbs.flygo.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