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942|回复: 9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山东聊城日报的一名抄袭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6-10 0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多九公 于 2018-6-10 02:45 编辑

来自山东聊城日报的一名抄袭者

我在2013年初写过一篇“明国手方子振考”,2016年又写了一篇“明国手方子振考补遗”,用我本人发掘出来的三十余首诗文详细地考证了方子振的生平。

因为文章发在网上,为了保护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研究成果,我写文章非常仔细,所有发现的相关重要文献都全文录入。这样做的目的是预防有人起抄袭之心,大凡君子,一般都会止步,不会再“重新发现”早已有人发现的文献。

但这种做法只能防君子,对于一些宵小之徒就不起作用了。

方子振原籍江都,因入太学,迁到明代大运河上的重镇山东临清定居。临清在明代属东昌府,现属聊城地区。

2015年,聊城日报的一名记者祝伟康,在网上发现了我的文章,对方子振产生了“兴趣”,写了一篇“明代国手方子振与临清”,刊在3月10日的“聊城日报”上。
链接: http://news.lcxw.cn/liaocheng/shehui/20150310/607658.html

明代国手方子振与临清

2015-03-10 11:27:48  来源:聊城日报  责任编辑:杨翠婷  
字号:小字体大字体
  中国围棋发展到明清时期,蔚为兴盛,流派纷呈,国手辈出。尤其是在明代中后期,围棋不再是士大夫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平民开始成为棋坛上的新星。其中,临清方子振就是万历年间最为知名的围棋国手之一。
  方日新,字子振,原籍是扬州,后来迁到临清定居。据乾隆十四年版的《临清州志》第十二卷“侨寓志”中记载,“方日新,字子振,扬州人。以弈名,因入太学,徙家临清”。
  少年成名的围棋国手
  方子振是围棋神童,年幼时便已颇有名声。据明代李维桢的《弈微序》记载,“方子振父故善弈,子振五六岁时旁睨,辄若有会。试令为之,出人意表……遂以弈名江南,好事者延致无虚日”。不仅江南的好事者争相延请,远在北京的大太监冯保等人也听说了方子振的名气,将其邀至京城,以便迎合喜爱围棋的万历帝。但方子振对冯保等人始终却而远之,并以入太学学习为理由,与阉党划清界限。也是在这段时期内,方子振迁居临清,“子振自维扬徙家清源”。
  定居临清期间,方子振棋艺更进,专心著书,写出了围棋专著《弈微》。可惜的是,这本书已经散佚,没有流传下来。但《弈微》写好之后,李维桢为之作《弈微序》,高僧憨山德清为之作《弈微后序》,这两篇文章保存了下来,成为研究方子振生平以及其围棋思想的重要资料。
  方子振因围棋而闻名遐迩,因此当时流传出许多关于他的小故事。人们说,方子振在年幼时,遇到了一位老人约他对弈。第二天方子振到了约定地点后,老人早已经到了。老人以方子振迟到而生气,让他明天再来。方子振明天早早地赴约,老人这才高兴,与他在地上布局,“与对四十八变,每变不过十馀著耳,由是海内遂无敌者”。这个故事在当时广为流传,以至于著名的胡应麟专程去拜访方子振,询问事情的真伪。这件事被记载于胡应麟的《甲乙剩言》中。方子振否认了这个传说,说自己是从小喜欢围棋,每天“置局布算”,“年至十三,天下遂无敌手”。
  后来,方子振专心求学,“与邹鲁絃歌揖让之士相切磋,辞翰双美,不在弈下”。但围棋国手的名声在外,很多人慕名前来对弈。方子振不胜其苦,因此和朋友外出远游,并应时任四川提督学政的傅光宅之邀,去四川游览,“入剑阁,穷峨嵋诸胜”。后来在国子监学满,出仕为官,但官职不高。关于方子振生平的记载,散见于明代文人的笔记、诗文中,因此很不完整。
  清源与临清的关系
  据《弈微序》中说,方子振是“徙家清源”;胡应麟说他专门拜访方子振,也是到“清源”;谢肇淛在《国手行赠汪生》诗中曾说,“近代手谈谁称最?清源方生闽小蔡”。那么方子振定居的这个“清源”是哪里呢?
  我们查《临清州志》得知,方子振定居在临清。也就是说,古人所称的“清源”就是临清。那么“清源”如何成了临清的代称呢?有人认为,古代曾有清渊县,后并入临清县,因此文人以清渊代称临清。唐朝时,为了避唐高祖李渊的讳,故称“清渊”为“清源”。这个说法似乎不妥。查唐代的相关著作,涉及到“清渊”的,一般改称“清泉”,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曾说,“渊,晋志、隋志具作‘泉’,唐人为高祖讳也。”况且,宋代、元代的诗文中一般直接写“临清”,也很少见“清源”。一直到明朝,以清源代称临清的文字才渐渐多了起来。因此,清渊避李渊讳而称清源,这个说法是不妥的。
  笔者个人认为,明代以“清源”代指临清,似乎和“清源水马驿”有关。据乾隆五十年《临清直隶州志》载,清源水马驿设置于洪武五年(1372年),“在会通河南岸,北向”,有“额马十二匹,马夫六名,飞递公文。马夫二名,走递。水夫二百三十名,及中伙、抄牌、兽医、鞍屉、棚厂、槽铡等项,共夫马工料银二千七百六十七两九钱一分二厘有奇”。清源水马驿是当时运河上的重要驿站,在很多明代史料中都有记载。因此,很多人便以清源代指临清。这可以找到很多诗文为佐证。如明代临清诗人谢榛有诗,《过清源故居有感》;明代聊城人傅光宅有诗《宿清源》。包括前文提到的谢肇淛,他曾两度在聊城境内为官共十几年,对聊城十分熟悉,他曾写过《题清源》《清源行》等诗。
  因此,笔者认为,明代以清源代指临清,大致是因为清源水马驿。
  方子振与傅光宅交谊
  定居临清的方子振,“折节乡学”,与当地文人互相唱和。也正是这个时期,他与聊城籍的傅光宅等人有了交往。
  傅光宅,字伯俊,聊城人,海内名士,交游广泛。在聊城赋闲时,傅光宅曾多次和方子振等人宴会,并作诗记之。查傅光宅的诗集《傅伯俊诗草》的目录,有一首写的是在清源与方子振、朱希尹等人在柳汝翼家中宴会。但该诗的内容,笔者始终没有查到。《傅伯俊诗草》刻于万历年间,原藏于北平图书馆,目前台湾藏有摄制的胶片。傅光宅的诗集文学价值、历史价值都很高,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提供相关内容或线索。
  当时,胡应麟专程到临清拜访方子振后,曾到聊城与傅光宅相会,并将自己写的《甲乙剩言》草稿给傅光宅看,并请傅为之作序。但傅光宅公务缠身,一直没有作好。后来,傅光宅在四川任职时,听闻了胡应麟去世的消息,因此写作了序言,并记叙了这个小故事。或许正是胡应麟的去世,勾起了傅光宅的回忆,傅光宅力邀方子振去四川。后来,方子振果然成行,在四川游览了相关胜景,并和当地的文人士大夫唱和。
  方子振到访四川后不久,傅光宅因病去世,二人的交谊也停留在了那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祝伟康这篇文章是从我写的文章中剥离出来,抄袭的痕迹明显可见,但没敢完全抄袭,算是打一个擦边球。

祝伟康有没有能力作研究呢?可以从以下事实看出。他的文章中有一段:

查傅光宅的诗集《傅伯俊诗草》的目录,有一首写的是在清源与方子振、朱希尹等人在柳汝翼家中宴会。但该诗的内容,笔者始终没有查到。《傅伯俊诗草》刻于万历年间,原藏于北平图书馆,目前台湾藏有摄制的胶片。傅光宅的诗集文学价值、历史价值都很高,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提供相关内容或线索。

关于《傅伯俊诗草》原本现藏台湾,我在“明国手方子振考”中已经介绍了。就在2013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了《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图书》(1000册),《傅伯俊诗草》就在其中的842册。目录至迟在2014年初就能在网上看到。

祝伟康假惺惺地“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提供相关内容或线索”,说明他根本就没有在网上查过这一本书。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在网上寻找各种线索已是常识。这一点足以证明祝伟康抄袭他人文章是熟手,真正自己做研究连门在哪里找摸不到。

今年6月5日,我在“国学数典”网上看到一篇ID为“jyw9778“发的文章
“读《方子振与临清》论文,颇有得。”
http://bbs.gxs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41784&highlight=%E6%96%B9%E5%AD%90%E6%8C%AF


内容如下:

读《方子振与临清》论文,颇有得。
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四十三岁。清明前,袁宏道上京,走水道(京杭大运河),访方子振(渭津)於临清,有诗赠之。
民國】《臨清縣志》(1934)(人物志五•藝術)记载:
【明】方日新,原籍揚州,因入太學,家臨清。以弈名。
较早的【乾隆】《臨清直隸州志》(1785)(卷八上•人物四•舊志寓賢)记载更为明确:
【明】方日新,字子振,揚州人。以奕名。因入太學,徙家臨清。



这完全是从我的“明国手方子振考”中抄出来的,居然还被抄成了“论文”。我立刻在网上查了一下,还是这个祝伟康,在“聊城理论在线”2017年第1期上有一篇“明代国手方子振与临清”,页数不明。标题未变,内容可能大抄了一次,抄成了“论文”。看不到文章,只有目录。

我与jyw9798联系了两次,希望他能提供文章。jyw9798始终没有回答。今天再查“聊城理论在线”的目录,竟然把链接取消了。估计jyw9798不一定是祝伟康本人,但肯定与他有关,通知“聊城理论在线”取消了链接,他们的官网也进不去了。

一名以文字谋生的记者,没有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写文章还要抄袭,令人感到悲哀。

2015年,我第一次在“聊城日报”看到祝伟康的抄袭的文章时,仅在留言板上留下一句,指出该文钞自网文“明国手方子振考”,并没有向“聊城日报”举报。现在看来是大错特错了。对于无耻的抄袭者,不应有一丝一毫的宽容之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1-3-22 08:55 | 只看该作者
九公,他真要这样做,也没必要在这当面向您道歉了。这样不是前功尽弃,自相矛盾吗?把原来几乎要湮灭的事,又重新鼓噪起来,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有很多事情您是流于猜想。另外您有什么诉求,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转告当事人,比如经济的,名誉的,很多无端猜想,不能让您得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21-3-21 0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yp681 于 2021-3-21 09:43 编辑

这其实是两种观念的冲突。多久公先生好像是在国外生活吧?
国外的版权意识非常强。我在国外的时候连盗版小说儿子都不准我看。他一个同学平时的作业抄袭了一段网络上公开的代码,直接被判为抄袭0分,并被教导主任喊去训斥,再有下次直接开除。
楼主觉得多大的事啊?我已经诚心诚意的道歉了,多久公先生怎么还不原谅呢?殊不知在国外这样的行为恐怕吊销记者证都是轻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8-6-10 20:02 | 只看该作者
向他单位或上一级单位举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8-6-10 20:05 | 只看该作者
过了民事诉讼时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8-6-10 20:09 | 只看该作者
打假需要很大的成本啊。

点评

打假难让许多人对打假望而却步  发表于 2018-6-10 2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6-10 20:44 | 只看该作者
九公是真正的大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6-10 21:30 | 只看该作者
直接抄来就用确实不好,起码人家找来时得表示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03:2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这个祝伟康想介绍方子振与临清的关系,用一点我文章中的发现和研究结果,含含混混地写一篇小文章,打打擦边球,虽然不齿,但问题还不算太大。这也是我当时没有追究的主要原因。

如今,祝伟康想把我的研究结果变成他的“论文”,性质完全变了。这是不折不扣的抄袭,所以我不能放过他。

这种事在西方很少发生,没有哪个记者敢把别人的研究结果堂而皇之当成自己的,否则一旦发现,此人不但名声扫地,饭碗也肯定敲掉了。然而抄袭在中国几乎不当回事,太多了。甚至有专业学术杂志的编辑把投来稿件压住,自己抄袭发表的事件发生。

我会向祝伟康工作的聊城日报或上级部门反映,这肯定要做。如果能拿到他的完整抄袭证据的话,甚至会在国内主要网站揭露其丑恶行为。

“聊城理论在线”应该只是地方性的刊物,几天前我在“中国知网”上查过,没有发现“方子振与临清”的文章。

点评

支持!  发表于 2018-6-12 2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6-11 07:5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6-11 11:21 | 只看该作者
抄袭者太过可恶,不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6-11 12:06 | 只看该作者
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是造成诸多乱象的因素之一。

点评

还要加一句,执法者不作为  发表于 2018-6-12 2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8-6-11 13:26 | 只看该作者
抄袭者可恶, 支持打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8-6-11 20:59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行为要制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8-6-11 23:4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学术界大规模抄袭造假的一个小小外延吧,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8-6-12 07:31 | 只看该作者
山寨大国,抄袭大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3-17 17:41 | 只看该作者
多九公先生,您好。
冒昧打扰,抱歉之至。
今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了您的帖子《来自山东聊城日报的一名抄袭者》,我就是您所说的“抄袭者”祝伟康。不想当年一篇应酬之作,竟惹大祸,晚辈后知后觉,今天才知道先生大为生气,所以连忙注册账号,来表示道歉,并作一点解释。
第一,关于抄袭。首先,我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我写文章的灵感,确实来自于您的文章,这是事实,我不敢隐瞒。
其次,我真的没有完全抄袭您的文章,我写文字的时候,特意避开了您个人所有的发现和所得,没有贪天之功以为己有,所引用的典籍也好,叙事内容也好,全是一些基础的、浅显的事情。您从文章小标题不难看出,“少年成名的围棋国手”、“清源与临清的关系”、“方子振与傅光宅交谊”,全是一些基本的历史事实,不涉及钩沉索引、探微发新。为什么?因为这篇文章本来就是为了普及地方历史文化名人而写。
2015年我任记者,对地方传统文化感兴趣,业余应相关编辑之邀,偶尔写一写历史文化名人文章,以作普及之用。因当时正在学围棋,偶然间搜到了您的文章,才知道临清原来还有方子振这么一位国手,所以动了写文章的心思。在写作之前,除原来已有的临清县志、州志外,我把《弈微序》、《弈微后序》以及《甲乙剩言》相关文字找到,认真阅读了几遍后,才开始动笔,期间还特意避开您的所有学术研究成果,不谈其他、只做普及,后来才形成了此稿,并有幸见刊于聊城日报。当时作此类文章,似乎是不算记者稿分的,所以我印象中没有因此获利。(如果当时算稿分,应该是B类稿件40分,因每月工资系数不同,大致40元钱左右。)
您说“用一点我文章中的发现和研究结果,含含混混地写一篇小文章,打打擦边球,虽然不齿,但问题还不算太大。”我当时也是这样想的,不抄袭、不贪污别人的学术成果,只打擦边球,应该没事。但现在看来,确实有洗稿的嫌疑,在此我必须向您道歉。您关于方子振的研究如汪洋大海,我取一瓢,以为不会伤廉,但盗心一起,祸即自招。再次向您郑重道歉。
第二,关于论文。您说“想把我的研究结果变成他的‘论文’,性质完全变了。这是不折不扣的抄袭,所以我不能放过他。”所为论文,根本不存在,其实是2017年聊城当地一份内部刊物,将文章重新发了一遍,一字未改,我也并没有“大抄了一次,抄成了‘论文’”。刊发后,刊物也未和我联系,而是辗转将刊物寄到了单位,我才知道自己文章原来又被发表了一次。此刊物没有正式刊号,对我评职称根本也用不上;刊物也没有给我稿费,我也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效益。您如不信,我幸好存着当时发在微信朋友圈的截图,文章确乎是一字未改。您只看到别人在别的网站说了“论文”二字,就猜测我对您一抄再抄,实在是有些迹近污蔑了,相关批评只好璧还。如您仍认为我打擦边球也不可饶恕,请您尽管批评,我也全部接受。至于说我学术抄袭、把您研究成果堂而皇之当成自己的,我确实没做过,也从未敢做此想,耿耿此心,可昭日月。
第三,关于治学。您说,2015年曾在网站留言,但当时负责网站留言的同事并没有告诉我。或许他以为是为我好,但如果当时能够告诉我,我一定会及时与您联系,也不至于后来文章再被刊发,引起更大误会了。我已于2017年年中离职,另谋他业,此类文字没再写过,相信将来也不会再写了。回顾从业经历,我自认为恪尽职守,但如今来看,确实有洗稿嫌疑,换做今天,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再犯的。只怪当时年轻,少不更事,我已认识到错误,抱歉之至。
您说我能力不济,连《傅伯俊诗草》都找不到。这个确实是我无能,当时在网络上搜了很久,根本没有找到《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图书》目录,也确实说明我没有治学之能。为了找到《傅伯俊诗草》,我还托朋友找关系,辗转求在台湾交流的大学生帮助寻找,后来因种种原因不了了之。作为晚学后辈,您批评我能力不足,我自当虚心接受。但您说我抄袭他人文章是“熟手”,我则愧不敢当,实在是平生不敢抄袭。当时,支撑我写下《明代国手方子振与临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以为自己找到了“清源”与“临清”的真正关系,即明代以“清源”代指临清,似乎和“清源水马驿”有关。这是我当时读地方志得来的,也算是我的一点发现。我是真心想做一点研究的,但能力确实不济,只能做续貂狗尾,徒招先生一笑。时过境迁,旧东家因数据库更新,我写的文章已经在网络上搜不到了,影响降到最低,这也是能让我略觉心安的一点。
最后,对因我“打擦边球”给您造成的影响和不便,深表愧疚,再次向您道歉。
新手无权向您发短消息,只好回复于此,望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11-25 05:51 , Processed in 0.156458 second(s), 22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