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800|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华中理工(科技)大学的围棋生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 1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刚看了黄羊同学的《华中理工(科技)大学围棋轶事》,让我会忆起过去在华工围棋界发生的种种轶事,也在此记录以下我在华工求学期间的围棋故事。

我,业余五段,1988-1992年在华工自动控制系读本科,2001-2004年在华工计算机系读硕士,可以说经历了华工围棋的两个时代,也对这两个时代各自的特点都深有感触。

一、本科时代(1988-1992)

先说本科阶段,当时正是聂卫平在擂台上横扫日本棋坛的时代,全国各地都掀起围棋热,大学校园里更是下得不亦乐乎,几乎每个班级都有一幅围棋,每个同学都会三招两式。夸张地说,不会下围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学生(当时的大学生还是较少的)!如此盛况是一去不复返了!

由于我在高中下过围棋,加上年轻气盛,一年级时就在东八舍楼下贴了挑战各路高手的广告(当时没有网络),而上门挑战的“高手”也都被我一一击败,更加不可一世!而事实上我当时也就是个3段水平,后来才知道冯魁等也都看到了我的挑战书,只是没有找我而已。直到在89年华工十强赛上输给了动力系的金博,才第一次认识华工的高手。印象中参加了两次华工十强赛,这是第一次,似乎是冯魁得了冠军吧!(年代实在太久,记不住了)

随后,在我一个同学的介绍下,我认识了教英语的戴老师。戴老师是一个真正的棋迷,他的宿舍就是各路高手的聚集之地。这时我才真正认识各路高手,也参与了多次校际对抗赛、擂台赛、华工十强赛和武汉大学生围棋赛等比赛。当时东区的高手有冯魁、马劲松、余川、徐冰、我(勉强算一个)、石磊、盛燕(女)等,还有一个叫梅艳的职业女棋手,她很快毕业了,我没有见过。西区的高手有动力三剑客:金博、黄智农、陈建栋,电力双雄:蔡伟、黄奇凡,还有高峰、郭国红和协会会长王剑屏等。可谓是人才济济,高手如云!但总体来说冯魁最强,其它人谁也不服谁!

(一)校际对抗

我参加的第一次校际对抗赛是与武汉工业大学的比赛,当时武汉工业大学有一个传说中的绝世高手,据说比冯魁更厉害!此人姓柯名红星,当时就有业五的实力(90年左右的业五是很强的,而现在某些弱五恐怕我都能让两个),而且经常在阮云生七段的专业队参加训练,可谓深不可测!有趣的是,柯红星在2000年后在华工读MBA,事隔十年后我们又成为了队友,共同出战全国大学生围棋赛,此为后话。当时我方以冯魁领衔,参赛队员有我、金博、余川、马劲松、王剑屏等。比赛结果:我们队险胜(比分似乎是4:3?)。记得冯魁这次比赛输给了柯红星,而我艰难取胜,对手叫王百一(因为我记了棋谱,所以查得到名字),赛后对方说王百一的实力在队内仅次于柯红星。这次对抗是最艰难也是我印象最深的对抗赛,后面的对抗赛我们都赢得较轻松。

第二次校际对抗是与武汉大学的比赛,对方由胡建光领衔,但总体实力比不上武汉工学院,华工轻松获胜。后来还有几次校际对抗,华工都赢了!总的说来,90年左右武汉各个高校的团体水平以华工最高,个人以柯红星和冯魁水平最高。但是对于这类校际对抗赛,输赢并不是最重要的,棋友之间互相切磋,交流棋艺和增强友谊才是最有意义的。2000年左右我在深圳参加比赛遇到胡建光,两人都能认出对方也能叫出名字,而我们之间只不过下了4到5盘棋而已。棋手之间的友谊是超越现实的,因此也应该特别珍惜!

1988-1992年期间所有的校际对抗赛,我每次都获胜,每次我都很开心,不仅仅因为获胜!

(二)东西擂台赛

大二的时候组织了一次华工“东区VS西区”擂台赛,基本包括了大部分华工的围棋高手。东区参赛选手有冯魁、我、马劲松、余川、徐冰、盛燕(女先锋);西区是金博、郭国红、王剑屏、蔡伟、黄奇凡、先锋(记不住是谁了),比赛场地就在戴老师的宿舍。客观地说,西区高手众多,如果下对抗赛的话东区多半要输,但下擂台赛,只要冯魁发挥正常,东区胜面较大。

比赛进程似乎也验证了这个推断。先锋之战是盛燕赢了,但西区的黄奇凡以彪悍的招法,不太讲理的棋风一路连胜,直到东区只剩下我和冯魁。我必须要面对连战连胜的黄奇凡。这盘关键的对局我以中国流开局,布局未几就一路扭杀,中间我的大龙一度危险万分,幸而对手下出缓手,我在喘得一口气之后反攻倒算,反而杀掉对手一条大龙。这盘棋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能感受到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虽然双方对局面的控制能力还不够强,但算路还是不错的!赢了此局,我又一鼓作气拿下蔡伟和王剑屏,取得三连胜。于是双方都还剩主帅和副帅,回到了同一起跑线。对郭国红一战,我布局阶段即压制对手两眼苦活,取得相当大的优势,但在后面的战斗中,一点点失去主动,最后大败。这也暴露了我当时的弱点,尽管局部算路较准,但对全局的把握和掌控局势的能力还较差。这也是当时大多数业余棋手的通病,因为当时的业余棋手大多是自学成才,怀着对围棋的浓厚兴趣来下棋,体现在棋上就是基本功不扎实,但思路自由,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可以说我们在思路上就是后来的“韩国流”!

最后冯魁不负众望,连胜两局为东区获得擂台赛的胜利!冯魁是一个谦逊有礼的高手,印象中我和他下了3盘棋左右,一次也没赢!他在毕业后继续追求棋道,并在九十年代得过全国“晚报杯”的十强。2004年他在桂林参加晚报杯时我们又见过面,那时大家的水平都有显著提高,虽然没有下棋,但我知道我仍稍逊一筹,因为他在两年后还能赢正处于上升期的唐崇哲,而我对唐崇哲也是一盘也开不了和!希望将来在正式比赛上能与冯魁再度交手!

(三)华工“十强赛”

理论上,华工“十强赛”是一年一届,但我只记得参加了两届。第一次是一年级,输给了金博、邓科涛等,名落孙山!第二次是三年级,我战胜所有高手获得冠军(冯魁已毕业!呵呵!)。并获得参加同年“应氏杯”武汉大学生围棋赛资格!

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一段时间状态特别生猛,见谁灭谁,以前下不过的人也能有打有杀了。这是积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又称“上升期”。三年级(90-91年)是我的上升期,冯魁毕业后,客观地说,因为我在此时长棋,在战绩上比华工各路高手都要稍胜一筹。并在当年的十强赛上战胜了金博、余川、黄奇凡和邓科涛等获得冠军。团体冠军是动力系,动力三剑客(金博、黄智农、陈建栋)的整体实力是别的院系无法抗衡的,只有电力(蔡伟、黄奇凡)和光学(余川、徐冰、石磊)可以与之一争。

客观评价,我当时的水平大概业余四段,却代表了一个高校的最高水平,可能比起现在的高校最高水平要低!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当时都是纯粹的业余棋手,长棋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热爱,极少棋手经过正规训练。现在高校中的前几名恐怕大多是从小学棋的吧!水平虽然高了,但对围棋的热爱我认为是降低了,爱好围棋的人数也是大大降低了!我认识的铁杆棋迷大多都是70年代及以前出生的,而80后似乎较少纯粹的绿林好汉!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一个堂兄、一个堂弟及一个表兄都是汽油,我的堂兄当时也在华工求学,而当年他也入围了华工“十强”。

(四)“应氏杯”武汉大学生围棋赛

1991年,我、金博和余川代表华工参加了当年的“应氏杯”武汉大学生围棋赛,王剑屏是教练兼领队。这是我在大学本科期间最后一次重要比赛,我们赛前厉兵秣马,力争取得好的成绩,而比赛的成绩也是出乎意料的好。

首先,团体冠军是必须保证的。华工这几年在团体项目上就没有输过,如果失去团体冠军,这次比赛就是失败的。另外,赛前宣布个人前3名可以代表武汉参加全国大学生围棋赛,所以我的赛前目标定为团体冠军、个人前3名。团体冠军的竞争者主要是柯红星领衔的武汉工业大学,而个人的对手有武汉工业大学的柯红星、黄敢彪,武汉大学的胡建光,当然,还有我的队友金博和余川。

比赛开始,我一路连胜,直到遇见柯红星。老柯当时的水平确实比我要高,不止一点,而是一段。尽管我殚精竭虑,仍然中盘败下阵来。随后老柯又连胜我的队友金博和余川,不出意外,他应该是本届冠军。然而,意外发生了。最后一轮,老柯全胜领跑。我也连胜黄敢彪、胡建光等,以五胜一负紧随其后。最后一轮,柯红星VS黄敢彪,我对阵武工大另一位选手。结果老柯负,我胜。我最终以小分优势获得冠军,柯红星屈居第二,黄敢彪第三,余川、金博分列4、6名,第五似乎是胡建光。华工获得团体冠军,武工大获得亚军,武大第三。我获得了个人、团体双料冠军,以完美的方式完成了我大学期间最后一次重大比赛。至于全国大学生围棋赛,由于华工领导并不关心小小的围棋,以及围棋之外的种种原因,我们弃权了。

十年之后,我与老柯代表武大&华工联队携手参加全国大学生围棋赛,说起这段往事,老柯说是为了团体的名次才输给黄敢彪的。我相信他的话,因为他当时确有笑傲江湖的实力。不过,如果我再多输一盘,冠军的位置仍然是老柯的,所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无论如何,这个双料冠军对于我的围棋生涯是有重要意义的,我在之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放弃围棋,围棋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虽然,我不是一个职业棋手!

(五)棋友们

四年本科,认识了很多汽油,有些会一直记得,有的已经忘记了名字!有的记得名字,但已忘记模样!

不会忘记,在武汉工业大学对阵王百一时的初露头角,冯魁和柯红星的巅峰之战;不会忘记,在擂台上对阵黄奇凡的惊心动魄;不会忘记,周末到西区与金博、黄智农、陈建栋、王剑屏等的激战、激战之后的喝酒、再激战;不会忘记,武汉大学生围棋赛上获得双料冠军时的喜悦,与胡建光等的复盘研究;不会忘记,大四时与后起之秀石磊在东八舍楼道上悠哉游哉而又紧张刺激的“十番棋”,香烟一支接一支。。。(待续)



二、硕士时代(2001-2004)

时光如梭,转眼已经毕业9年了。2001年,我又一次来到华工攻读硕士。此时,华中理工大学已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我也已不是当年的4段少年,已是30而立的一方业余豪强。1995年,我获得广西围棋“名人战”第5名,升为5段;1997年,我获得广西围棋“棋王战”第4名;1998年获得桂林市围棋赛冠军;1999年入围深圳市围棋赛前六(具体第几不记得了)。

2001-2004年正是中国围棋求一冠而不可得的时代,自95年马晓春夺得双冠之后只有俞斌在98年得了一次LG杯。这段时间华工校园内的围棋氛围给人的感觉就两个字——萧条!周围的同学不会下棋,校园内也没有关于围棋的海报,只好偶尔到网上过过棋隐!直到有一次看到华工围棋比赛的消息,我决定去检验一下现在华工大学生的围棋水平。

(一)再夺华工冠军

不记得是01年底还是02年初,华工围棋比赛在东区篮球场边上的活动室举行,参赛选手大概有二、三十个吧,比起90年时在西四食堂楼上比赛的规模和气派是差得远了!也许是我的水平提高了吧,比赛结果波澜不惊,我在事隔10年后又一次以全胜战绩获得华工围棋比赛的冠军,应该说其它选手的实力与我的差距不止是一点!

后来才知道,当时有两个高手没有参加这次比赛。一个是老朋友柯红星6段,他正在华工读MBA;另一个是女子高手刘希若6段,这位mm的大名听老柯提了多次,但好几次老柯邀她出来都正好有事。好像那时她正在忙什么事,没时间下围棋,所以我与这位mm始终缘铿一面。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高校围棋的萧条,大家都要忙各自的事,下围棋成为一件奢侈的事。不过看黄羊同学的帖子,华工围棋在04年之后又恢复了兴旺,甚感欣慰!

但正是这次不太重要的比赛使得当时组织比赛的老师(姓什么忘了)认识了我,随后他邀我参加了02年在武汉大学举办的“应氏杯”全国大学生围棋赛。没想到事隔十年我又能了却十年之前的遗憾。

(二)“应氏杯”全国大学生围棋赛

2002年的暑假,“应氏杯”全国大学生围棋赛在武汉大学(原武水校区)开战,参加比赛的大概有二十个队,100多人的规模吧。这100多人中有十几个职业棋手,如史金帛、葛凡帆、唐兢等,也包括胡煜清、鲍云等业余高手,女子高手则有孟昭玉、唐盈等,可谓是高手云集。

向老板请了假后,我立即到武大报道,在这里见到了久违的柯红星,还有几位武大的高手。刚到就与武大的高手下了两盘热身训练棋,均中盘胜。由于武大是东道主,所以派出了两队选手。说是武大&华工联队,实际上是联队一队代表武大,二队代表华工。这是华工领导不重视围棋的结果,不过对于我们选手来说有比赛可下就行了,武大华工都是一家人!老柯、我和武大的杨巍和另一位邵某某(名字忘了)代表一队出战,华工另一位棋友(老柯的同学,名字忘了)和武大的许云等选手代表二队出战。女队的选手是刘亚茹(小刘帆的姐姐)和程屿菲。

比赛第一轮,我战胜了陕西的一位棋友。第二轮,我艰难战胜北师大的王斌,数棋的时候我已确认要赢一点,此时上轮我战胜的陕西棋友悄悄告诉我对手是一个职业二段,我顿时张大了嘴合不拢来,因为我很少有机会和职业棋手对局,从没想过自己具备战胜职业棋手的实力。这就是我第一次战胜职业棋手的经历,也许如果我事先知道对手是职业棋手的话反而赢不了了吧!这次胜利大大鼓舞了我的士气。而令我没想到的是,我第二次战胜职业棋手的时间来的如此之快。

大概在第5轮左右吧,我执白对上了上海的葛凡帆三段(首先声明,葛三段的水平绝对比我高,我能赢只是运气好而已,如果葛三段看到此贴千万不要生气)。这盘棋开局不久,我就发生误算,被对手吃掉一条小龙,局势已经十分被动。于是在别的地方我开始用强,此时对手充分展示了专业素养,用强的结果我又吃了小亏。此后,对手开始安全运转,各处简明定型,不做纠缠。这样下去,我会安乐地输掉此局。就在此时,我发现开局被吃掉的小龙有一个隐蔽地做缓一气劫的手段。继续深算,我发现尽管此时我的劫材有利,但由于是缓一气劫,对手在别处连走3手,我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而看对手的神态和下法,应该是没有发现这个缓气劫的手段,我决定配合对手简明厚实定型,直到对手找不到足够大的劫材。于是,对手觉得收束非常顺手,就在他潇洒地在中腹走出一手飞刺(类似胜利宣言)时,正常情况下我必须单官连回,但此时我开劫了,如果此劫我打赢,对手的中腹飞刺反而成了单官,整整差了一手棋,所以此劫对方必须要赢。但此时我的白棋全盘厚实无劫材,而对方有本身劫材(而且一手补不掉)和另一条边上有一个超级大的劫材。于是,开劫,对方先手提劫,我找边上的大劫材,经过长考对手消劫,我穿掉一个大边,对方在中腹飞刺的地方吃掉我一大块,我再在边上补一手吃尽一条大边。转换结果对方多吃掉我中腹的十几个子,而对方的一条大边连皮带肉成了我的地盘!这不是转换!此时全局已无可下之处,白棋胜定!葛三段推枰认输!也许是由于煮熟的鸭子飞了而过于气恼,对手在“推枰”时用力过猛,将棋盘上的棋子纷纷推落桌面!

本次比赛我取得7胜4负的成绩,输给了本届冠军史金帛三段和鲍云6段等。最终我排名第19名,老柯也是7胜4负,排名第22。我们男子一队和女队的团体排名都是第4名,未能进入前三当然遗憾,但我们已经尽力,对手也实在很强。而我对自己在本届比赛上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毕竟赢了两个职业棋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一周的比赛,白天下棋,晚上复盘。刘帆6段(小)也经常来看我们下棋,一起复盘,日子过得真是惬意极了。本次比赛之后,在整个硕士期间我没有再参加如何比赛。队友们也只是一起再k了一次歌,就没时间再聚了,看来进入21世纪后的生活节奏真的变快了!



三、尾声

2005年,硕士毕业后一年,我代表桂林市参加了当年在海南三亚举行的全国“晚报杯”的比赛。这次我的战绩是5胜4负,战至最后两轮我打出了状态,第8轮我战胜了王炜(当年的冲段少年,现在的职业棋手),这是我最满意的一局棋。第9轮战胜了刘轶一,我最得意的一局棋,毕竟对手是国内业余天王级的棋手,而且当时对手为了争团体名次不存在“放水”嫌疑。这些成绩,我想,有一半要归功于我在华工求学期间的围棋生涯,锻炼了我的意志,磨练了我的耐心,开阔了我的眼界!

我思故我在!我下棋,我快乐!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2: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hui 于 2010-2-1 21:07 发表
想问下:无双是科班出身,还是自学成材。


帖子里说了!我没有老师,也可以说每位对手都是我的老师!我是纯粹绿林,并以此为荣!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0-2-1 14:23 | 只看该作者
大学那段时光是下棋最美好的时光。我也是从业1进步到了业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0-2-1 14:04 | 只看该作者
奶奶的,以后我回忆什么呢?老耿的骂声,博士猥琐的笑声,不断掉级的记录,数十公斤的雪印,能作一套组合家具的榧木料,四世同堂都够用的花林、本桑饭碗以及崭新的棋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13:30 | 只看该作者
有的同学想知道我的学棋经历,发个以前的帖子!这里是棋书交流板块,本不该发这样的帖子,但这几天比较高兴,不爱看的同学跳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13:34 | 只看该作者
用心的回忆,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13:42 | 只看该作者
哈,还敢说没文化,好好写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13:45 | 只看该作者
光阴似箭啊,无双比阿三估计大近10岁不到少许吧,我们都是不惑的人了。

[ 本帖最后由 本因 于 2010-2-1 13: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13:49 | 只看该作者
武汉的刘帆6段您熟?卓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13:56 | 只看该作者
缘分呀,06年晚报杯我也是5胜4负。胜周业雷、毛吟龙、王香如、郑施华、孙培方,负董明、陶欣然、刘彤、龙霖

点评

厉害!  发表于 2017-4-10 17: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 13:58 | 只看该作者
火红的年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1 14: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怀旧空吟 于 2010-2-1 14:04 发表
奶奶的,以后我回忆什么呢?老耿的骂声,博士猥琐的笑声,不断掉级的记录,数十公斤的雪印,能作一套组合家具的榧木料,四世同堂都够用的花林、本桑饭碗以及崭新的棋书~~~~~~~~~~~


回忆当年的文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2-1 14:08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从小练出来的,遇强愈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14: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先中后 于 2010-2-1 13:49 发表
武汉的刘帆6段您熟?卓然


认识!多年不见也谈不上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1 14:25 | 只看该作者
没啥说的,太佩服了。
大学经历相当,棋力就差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1 14:26 | 只看该作者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6-3 14:23 , Processed in 0.142996 second(s), 20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