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ao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中国围棋资料和图片展览

[复制链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1:31 | 只看该作者
以上赛况照片

[ 本帖最后由 aob 于 2009-9-23 19:5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8:0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围棋代表团第一次访问日本


新中国成立之初,日本两次派围棋代表团访华。著名九段棋手、日本围棋名人吴清源的教师濑越宪作首先率团来访。在中日备忘录贸易达到一定规模、需要进一步发展时,日本自民党元老松村谦三请中国派一个围棋代表团访日。
鉴于日本内阁更迭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中方考虑可以开展一些活动,于是中央决定派国家体委副主任李梦华做团长,负责对日工作。
1962年,以李梦华为团长、刘棣怀和后来担任我国驻东京联络处首席代表的“日本通”孙平化为副团长的中国围棋代表团访问日本。出发前夕,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召见孙平化。周总理嘱咐他说:“如有机会见到松村、高碕两位老先生,请转达我和陈毅副总理的问候,并欢迎他们来中国,就发展中日关系和长期贸易交换意见。”
陈毅副总理和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还具体交代孙平化:“随团前往,要搞两套活动,即围棋团的活动和你个人的活动。不过,后者要顺乎自然,见机行事,不要操之过急。”
陈老回忆
为迎接这次出访任务,全国的围棋好手再一次在京集训,挑选出5名棋手:过惕生、黄永吉、张福田、陈锡明和我。过先生最大,55岁;最小的是我,18岁。
临行前,陈毅副总理接见了我们,他像对第一次远离家门的孩子那样再三叮嘱,并特别关照我们要做吴清源的工作,争取他回国看看。
7月8日下午5时,飞机到达羽田机场上空是北京时间晚上9点。
我们一下飞机,就有日本朋友和记者围了上来。机场的阳台上有很多日本友好人士和华侨,手中拿着小小的五星红旗热诚地、使劲地挥舞着。我不知怎么就被簇拥到候机室内,欢迎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地把我们包围了起来。一群穿着鲜艳的女棋手给我们每人献了鲜花。欢迎的人群中有接待我们的日中友协和朝日新闻社的负责人,当然大多是围棋界的朋友。我一下就看到了不少熟悉的身影,其中有日本棋院的有光次郎理事长、濑越宪作名誉九段、坂田荣男九段以及不少虽未见过,但已从棋谱的照片上认识的棋手。人群中还有一位头发已白,但脸上充满着稚气和微笑的安永一。他精神矍铄,体格魁梧,性情豪放,是日本业余围棋界的带头人。此外,还有特意从大阪赶来的关西棋院的代表。日方的几个单位的代表致了欢迎词,李梦华团长也讲了话。这么多友好的人们,这么热烈的气氛把我搞晕了,不知怎的我又被人们簇拥着离开了机场,连随身携带的手提包也不知被哪位热心的朋友硬是夺走了,好不容易终于到达了我们下榻的帝国饭店。

[ 本帖最后由 aob 于 2009-9-23 18:2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9:43 | 只看该作者
1962年的日本当然不如20年后的今天这么发达,但已具有相当的水平。全国已电气化,每家都有电视机、电冰箱及洗及机。旅馆有空调设备,每个客房都有电视机。日本有很多电视台,在东京只要举目一望,就能看到一个个电视塔矗立着,这就意味着有不少电视台同时在向人们播送节目。60年代初,日本全国有围棋爱好者500,遍及自上至下的各个领域。尤其在社会的上层,围棋爱好者更为广泛。如众议院中有半数以上的议员都获得过围棋段位称号(当然是业余段位),好几位首相都是棋迷,岸信介和福田赳夫还担任日本棋院的理事。财界不少巨头也热心支持围棋,使日本围棋的发展有了经济上的保证。日本全国共有500多个职业棋手,这些棋手分别属于东京的日本棋院和大阪的关西棋院。日本棋院无论在人数或水平上都占有较大的优势。名古屋和大阪都有日本棋院的分部,这两处均有数量不等的职业棋手。日本棋院的支部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一些地方。

中国围棋代表团先后在东京、大阪等地与日本棋院、关西棋院的职业棋手及日本业余界棋手进行交流;同时又到奈良、箱根、热海等著名风景胜地游览。在这片被称为“围棋王国”的土地上,代表团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日本人民的热情欢迎和款待。访问期间,刘棣怀先后会见了许多新老日本朋友其中有早在30年代就曾与刘棣怀对局的棋手安永一,前两年间访中的棋手坂田荣男、小山靖男等;德高望重的日本棋界元老濑越宪作还特地与刘棣怀手谈一局,表示彼此钦慕之情。经此次访日,刘棣怀对日本自德川幕府以来围棋发展的情况,日本“棋院四家”的盛衰,以及日本近代围棋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以下是友谊赛开始前刘棣怀和日本朋友热烈握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09-9-23 19: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ob 于 2009-9-22 21:31 发表
以上赛况照片


对面,右边的两双眼睛那个虎视眈眈~~真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09-9-23 19: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ob 于 2009-9-21 19:53 发表
围棋月刊创刊1960年1月,初期印数3,4000册,篇幅比后来少,然而刊物的声望却非常之大。据老一辈棋手们回忆,1959年春,陈毅副总理专门作了指示,中国连一本围棋杂志,希望上海赶紧筹备,在围棋月刊问世后,陈毅副总 ...


陈毅的字很潇洒嘛,上面的小圈圈是啥意思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19:57 | 只看该作者
小圈圈是陈老自已画的

[ 本帖最后由 aob 于 2009-9-23 20: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0:4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次访日共赛7场,其中3场为正式比赛,东京两场,大阪一场。其余4场为友谊赛。正式比赛均分先,友谊赛中两场对业余的是分先,另两场对职业高段的是授两子的指导棋。其实在我们看来,这7场比赛没什么正式和友谊之分,都一样重要,一样艰巨。

东京头两场正式比赛日方出场的5位棋手是前田陈尔八段、鶨原武雄七段、茅野直彦五段和两位业余棋手,即村上文祥和平田博则。由于前田八段段位最高,因此日方称他为这次比赛日队的主将。两场我们均以零比五败北。日本的报上这么描述:“中国的选手们都很紧张,最年轻的陈祖德好像在接受入学考试。”

第三场比赛的赛场设在京都的二条城,这是优美城市中的一个优美的场所。日方上场的是5位业余棋手,我方成绩是2比3。
第四场是在大阪的正式比赛,赛前有人给我们介绍了日方的主将细川千仞八段。我说:“我虽然和细川先生是第一次见面,但我早已从日本的围棋杂志上认识您了,您的棋谱我也学习过多次了。”细川八段是个和气的人,他很诚恳地对我说:“我学围棋很晚,当我下决心走围棋这条路时已28岁了。我没老师教,就靠自己的努力。你现在和我的情况不同,希望你加油,一定会提高的。”说得多中肯呵!这一场我们差一点全败,多亏陈锡明奋力拚搏,战胜了业余棋手田口哲朗。田口哲朗是广岛棋手,据介绍是原子弹的受害者,他的一条胳膊就曾受到原子辐射的伤害。

第五场和关西棋院的高段棋手下指导棋。日方列出了强大的阵容,其中有3位九段,他们是大桥本(桥本宇太郎)、小桥本(桥本昌二)和洼内秀知。这一天担任记录的都是年轻的职业棋手,如白石裕、石井新藏和南善己3位五段以及东野弘昭四段等(如今他们都成为九段高手)。职业四五段棋手担任记录,这在日本是破格的待遇。结果是以2比3失利。

第6场比赛东京,一个相当强的阵容——日本第一流的业余棋手,包括“四天王”中的两位,即菊池康郎和原田稔,还有访问过我国的安藤英雄等正严阵以待。这对我们来说,显然是场硬仗。比赛前抽签结果,我方5个棋手全部执白,这又增加了不利因素。但是往往不利因素中包含着有利因素;有利因素中也蕴藏着不利因素。世上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正因为意识到自己完全处于劣势,所以倒是无所畏惧了。就好比赤贫者已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于是就最敢拚命一样。比赛结果谁都未想到,来了个满堂红,特别是对菊池、原田和安藤三位强手都是中盘胜。我对菊池这局下得较得手,我深知菊池老练全面,如果四平八稳按常规作战恐不是对手。于是一上来我就下了新手。但我并不是灵机一动,信手下出的,而是在国内已多次尝试过。我一贯不爱下那些流行的定式,我总觉得如果下棋像背课本似的,那还有什么艺术性、还有什么意思?围棋的变化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围棋艺术才能发展,人的生命力就在于创造呵!因此我在对局时总是想那些少见的或根本没有先例的下法。如果在一局棋中想不出新手或没有新颖的、有趣的着法,心中就极为懊恼。这大概好像作家写小说,若自己都觉得缺乏新意,那一定会非常不满意自己。和菊池这局的新手显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于是自己的情绪为之振奋。之后一路紧逼、毫不松懈。菊池很早就进入读秒,显然也使足了劲,但看来我是下顺手了,因此赢得不太冒险。

最后一场是和高段棋手的指导棋,
7场比赛结束了,我们的成绩是12胜23败。拿头两场惨败的情况来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有些始料不及。《朝日新闻》这样评论:“中国棋手在日本的3个星期中提高了一个子。”是否有一个子很难说,但提高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我们的胜局还远远低于负局,但如与1960年的35局中才2胜1和,以及1961年的5胜34败1和相比较,那就有了明显的进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09-9-23 21:05 | 只看该作者
哦~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1:45 | 只看该作者
3周的访问,我们在友好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这些成绩是同很多日本朋友的配合和帮助分不开的。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一些致力于日中友好的青年,为了我们代表团的安全,他们昼夜保卫着我们。当时中日两国的关系还不正常,既要防备日本右翼的暴力团体,又要留意台湾的一些反动分子。在我们拜访日本棋院时,日本朋友和我们代表团共同下了纪念连棋,由李梦华团长下了第一手,日本棋院的总裁津岛寿一下了第二手,然后由孙平化副团长下第三手,再由日本棋院的理事长有光次郎下第四手,以后由两国棋手一个个续接下去。日本围棋界经常以这种方式来联欢并表示纪念。后来我国围棋界也在一些活动中采用了连棋这种对局方式。

首次访日圆满结束了。我们广泛地接触了日本朋友,尤其是日本围棋界人士。日本朋友中很多人是第一次跟中国人打交道,他们通过我们围棋手对社会主义中国多少有了些了解。虽然语言不通,但我们通过“手谈”很自然地增进了友谊。中国人跟日本人混杂在一起,很难分得清。两个民族都是优秀的民族,历史上中国曾经强盛,日本就仿效中国。时至如今,在日本处处还能看到古代中国的痕迹。日本既能迅速地学习世界上的各种先进事物,又很执着地保持着各种传统和习俗。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才使很多古老的东西,如木结构建筑、“塔塔米”、和服以及相扑等保留至今,也使得围棋这项具有数千年历史的艺术得以发扬光大。日本是最现代化和最古老相结合的一个混合体,这似乎有些奇怪,但又很正常。如果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是一式的高楼大厦、一式的西服革履、一式的黄油面包,那才是怪事呢。一个优秀的民族,首先应当看得起自己,应当尊重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和艺术。倘若光学他人,而鄙弃自己的文化和艺术,那是十足的崇洋媚外、愚昧无知、自暴自弃,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闯出一个局面来,才能让别人承认你、尊重你。

唯一遗憾的是这次未见到吴清源先生。我是很想见见他的,我从小就有这个愿望!他那非同寻常的艺术才华和卓越成就,以及我俩都曾受过顾水如先生的培育,都使我产生和他见面的强烈愿望。这次出访前陈毅副总理曾再三嘱咐要看望吴先生,可是先生没能出来,这是台湾方面给了他压力所致。吴先生当然是向往祖国的,一个在祖国生长了14年的人哪能不思念祖国?但他有难言之处。过了两年,我第二次访日时终于见到了他,并在他家作了客。10年之后,我还跟他对弈了一局,也算了却了我的一桩心。

1962年,李梦华率领我国围棋代表团第一次访问日本,回来后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他讲日本的围棋何以发展起来,与日本的各大报社举办各种大的职业围棋赛有重要关系。他在会上呼吁新闻单位能办围棋比赛。在“文革”以前主要体育比赛由体委一家操办的体制之下,李梦华提出这样的呼吁是颇为开放的,但各新闻单位无一响应,主要由于当时那时抓阶级斗争的政治喧嚣一浪高过一浪,办报刊的人实在无心办什么棋赛。所以一时无法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7:36 | 只看该作者
1962年聂卫平

聂老回忆

在我10岁的时候,我和弟弟的围棋水平已远远超过了父母,外公为了让我们长长见识,便带我们到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棋艺室去玩。当时文化宫有一个少年围棋训练班,由张福田先生在那里当辅导员。我们去的那天正逢训练班在活动,外公便向张先生说明来意,希望找两位少年棋手和我们随便下下,也好知道我们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因为那时除了爸爸、妈妈和外公这些"家庭棋手"外,我和弟弟还从来没有和外人下过棋。而训练班的少年棋手和我们不一样,都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即所谓的"科班出身"。
张先生欣然同意,随便点了两名少年棋手和我们下起来。我和继波虽说是第一次和外人下棋,但毫不怯阵,兴奋之余便使出了"家传本领"。开始他们对我们这种"野路子"很看不起,但走上几步就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大概他们受的都是循规稻矩的正规训练,从来没有碰到过我们这样不守"规矩"的下法,结果双双败下阵去。于是乎训练班的少年棋手轮番上阵,我们也杀得兴起,经过一场场混战之后,"正规军"居然被我们这支"游击队"杀得全军覆没。 张先生颇感意外,当他得知我们学棋还不到一年,并没有良师辅导时,更是大为惊讶,当即表示将我们收到训练班加以培养。就这样,张福田先生成了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张先生是当时的棋坛名手,曾作为中国围棋代表团的成员去日本参加过比赛。他在围棋教学上颇有独到之处,不仅是我,北京现在的高手程晓流、谭炎午、吴玉林等,也都多多少少地受过他的教益。
训练班活动时,张先生通常是给大家讲解,并不常下辅导棋,惟独和我下了不少局。后来我才知道,张先生是有意这样做的。 尽管张先生教我的时间不长,可是在他的培养下,我的棋艺进步很快。可以说,张福田先生是第一个把我领进围棋大门、并使我看到那变化万千的围棋世界的人,我对他永远怀着感激之情。

在我的童年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我10岁那年和陈毅元帅下过一盘棋,从那以后我们竟成了棋友。这件事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以说是改变了我的一生。
上午,父亲领着我和继波来到北京体育馆东楼招待所。由爷爷亲自带我们去下棋,这可是破天荒的事。出门前,父亲一再叮嘱我们见了陈老总一定要先问陈伯伯好,要有礼貌,不许乱说乱动,不许随便吃人家的东西等等。可一进大厅,我的眼睛就不够使了,什么都觉得新鲜,而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被沙发围绕着的茶几上的棋盘和棋子,恨不得立即坐在沙发上,痛痛快快杀一盘,连向陈老总问好都忘了。直到父亲忍不住连声催促我时,才发觉陈老总已经笑眯眯地站在我们面前了。 陈老总问了我们许多问题,比如几岁啦、学棋时间啦、棋力如何啦等等。记得有一个总是使我很难堪,就是"你下得过弟弟吗"?虽然我确实下不过弟弟,但"下不过"这三个字就像根骨头鲠在喉咙里,怎么也吐不出来,后来还是父亲替我做了回答。
当时在场的还有李立三、过惕生和过旭初。李立三我原来就认识,那时他是华北局书记处书记,每个周末他都派车接我和继波到他家下棋。他家养了好几条狗,我小时候还很害怕。下完棋还请我们吃饭,开开荤。那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物质极度缺乏,能吃上肉就是很不错的事了。李立三给我的印象是极为豪放,他的围棋水平并不高,每次输给我后都哈哈大笑,整个客厅全是他的笑声,我觉得灯都要被震下来了。李立三同陈老总关系密切,就是他跟陈老总讲,有个不到10岁的孩子,棋下得很好,这样陈老总才知道了我,并把我接去下棋。简单交谈过后,陈老总便邀请我们入座。大概是继波水平比我高的缘故,陈老总首先选择了他,我则和李立三对局。第一轮继波输给了陈老总,我胜了李立三,然后我们交换了个位置,我对陈老总,继波对李立三。 我从小下棋就很认真,从来不愿让人,不管是谁。对陈老总我也是毫不留情,直到杀得陈老总投子认负。这个结果令我喜出望外,因为继波输给了陈老总,而我却战胜了陈老总,对我来说,这可是双重的胜利。
下完棋,陈老总留我们吃午饭,在吃饭时我可是闹了大笑话。那时我们家生活简朴,像汽水也算是高档消费品了,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喝到,不可能随便就喝的。吃饭时服务员给我倒上汽水,我一尝,特别好喝,几口就喝光了。我刚喝完,服务员又给我倒上,再喝光,再倒上,就这样我连喝了十几瓶,到后来居然喝"醉"了,头晕得不得了,只觉得天昏地转,吃了半截饭就坐不住了,只好躺在了沙发上了。陈老总叫我吃担担面,我起都起不来了。后来怎么回的家我都记不清了,反正一到家就挨了父亲一顿打,说我太没出息了,一点样子也没有。 没想到晚上陈老总又把我们接去,这次是在首长休息室。那天中国围棋代表团刚出国比赛回来,陈老总正在接见他们并听取他们的汇报,国家体委副主任李梦华也在场。他们就如何发展中国的围棋事业谈了很多,可惜我那时还很小,谈话的内容还听不大懂,只知道和围棋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09-9-24 17:5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有趣,值得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0:56 | 只看该作者
1962年,国家体委举办六城市(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合肥、杭州)少年儿童围棋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1:08 | 只看该作者
上海队去比赛前合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1:14 | 只看该作者
陈毅为儿童组冠军上海范九林颁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1:21 | 只看该作者
陈毅对小朋友讲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11-26 20:35 , Processed in 0.135427 second(s), 16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