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卓然无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寻围棋大师的足迹——谈棋谱传记类书籍

[复制链接]
76#
 楼主| 发表于 2011-2-20 13:16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扯得太远了吧!路遥又不会下围棋!
说服别人和被人说服都是很累的事,保留变化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08:42 | 只看该作者
2日本篇
2.1 古谱赏析

    围棋传入日本后,就成为日本的国技,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自从16世纪一世本因坊算砂横空出世至今,日本围棋史上群星闪耀。薛至诚编译的《日本围棋故事》(9.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是最好看的围棋史料书籍,此书以渡边英夫的新《坐隐谈丛》为骨干,汇集了日本棋史上的大量材料和故事,从一世本因坊算砂讲到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其中包括棋院四家的争斗、棋史上的著名人物和重大事件,并附有重要的对局棋谱供参考。更难得的是此书读来令人手不释卷,有如读武侠一般好看,但是由于印量等原因,现在比较难找到此书。此外,安永一先生的《日本围棋历代名手名局史话》(9分,人民体育出版社)和石田芳夫的《日本围棋四百年激战风云录》(9分,蜀蓉棋艺出版社)都是以讲解日本棋史上著名对局为主,穿插了一些围棋故事和对局背景,可读性都很好。前者选取15局名局进行讲解,并在书后附“近代围棋通史”,安永一先生的麻辣棋评值得一看!后者分13章讲解日本棋史上的著名争棋,书中既可以看到现代职业棋手对古棋的评论,又能从棋手的角度阅读一个个围棋故事,非常有趣,但是此书的印刷错误不少,读来有点令人扫兴。韩念文、吴玉林编著的《日本围棋历史名局精选》(9分,蜀蓉棋艺出版社)精选了39局棋讲解,并在每局棋谱后对日本围棋史上的名手做了简单介绍,应该说讲解得非常不错。陶审安编译的《日本近代围棋名局选》(8.5分,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原名《东瀛围棋精华》,最早是在民国年间出版的了,书中选取从丈和时代到秀哉时代的名局36局,每局棋都附有围棋名手的评注和感想,译文为文言文,读来甚觉有趣。不过,我最喜欢的日本古谱书是赵之云先生的《围棋名局赏析辞典(日本卷第一辑)》(10分,上海辞书出版社),此书搜集棋谱75局,日本古代名局基本一网打尽,而且排版适当、解说精彩,非常适合棋友打谱,书后附有日本棋手小传,可以作为资料查阅。这套辞典本来计划应该是出四辑,估计是日本卷出两辑,一辑就是这本日本古谱辑,另一辑应该是日本现代棋谱辑,包括吴、坂田、藤泽和六超等一流棋手的名局;中国卷估计也有两辑,一本古谱辑,范施黄等古代高手的名局尽在其中,一本现代棋谱辑,当然是包括陈吴聂马等高手的精彩对局。惜哉!赵先生已去,只留下这一辑辞典,让我等有求全癖的棋友只能凭空想象另外三辑的精彩了!


    除了贴目数量不同,现代围棋规则与日本古代围棋的规则基本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围棋更多的继承了日本古代围棋而不是中国古代围棋,所以欣赏日本古代围棋的棋友会更多。蜀蓉出版的《本因坊全集系列》(9分)是日本围棋史上著名人物的打棋全集,包括本因坊道策、丈和、秀策、秀荣、秀甫和秀哉六人的对局,也不知道将来还会不会增加秀和等名手的打棋集。这套打棋集解说很少,但棋谱还是比较全的,可以作为资料书查阅。我想大部分棋友都是拿来收藏而不是打谱吧,毕竟要打完这么多棋谱恐怕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用!另外有一本《日本围棋三棋圣》(9分)应该也属于这个系列,不过内容与前面的打棋全集不同,包括酒井猛写的《玄妙道策》、高木祥一写的《刚腕丈和》和福井正明写的《秀丽秀策》三部分,选取日本古代三位棋圣的代表性对局和精彩场面进行讲解,以《日本围棋四百年风云录》作为附录,可读性要比打棋全集强得多。
(下一节:吴清源)

[ 本帖最后由 卓然无双 于 2011-2-21 08:4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1-2-21 0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1-2-21 0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10:01 | 只看该作者
咦!奇怪了,怎么变成78楼了,看花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1-2-21 10: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1-2-21 23:2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拜读了,期待后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1-2-22 01:0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析文啊。
期待下一篇!!!
深度评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84#
发表于 2011-2-22 03:29 | 只看该作者
满页的卖书贴里,这才是真正的讲棋书的好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7:11 | 只看该作者
2.2 吴清源
       说到打棋集,吴清源先生的打棋集是最受棋友欢迎的,国内就出过两个版本:一个是孔祥明译的《吴清源对局全集》(10分,蜀蓉棋艺出版社),一套四本,已经印刷了两次;一个是程晓流编的《吴清源围棋对局全集》(9.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一套八本,已经印刷了三次了。两个版本各有特点,蜀蓉版用纸和印刷都要好些,而且是吴清源讲解的原版翻译过来的,比较权威,一共有824局棋,但是讲解相对简单;人体版一共800局(好像后面的版本增补了几十局),每本书100局,讲解比较详细,相对而言更适合阅读。对于喜爱吴清源的普通棋友而言,两个版本任选一套即可,而对于热爱棋书的棋友,这两个版本似乎“一个也不能少”!尽管《吴清源全集》是非常好的打棋集,但毕竟有800多局棋,不是那么容易打完的,我觉得中国电影出版社的《吴清源自选百局》(9.5分)更适合打谱,该书是吴大师自己从自己的对局中选出较精彩和有纪念意义的100局汇编成书,每天打一局只需三个多月即可打完,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学习吴大师的妙局。当然如果棋友觉得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和毅力,就打《吴清源全集》吧,吴大师的大部分棋局都是值得不断学习的!此外,另有薄薄的一本《吴清源——天才的棋谱》(9分,蜀蓉棋艺出版社),前半部是四川五郎访问吴清源的谈话,谈话内容包括了吴大师的生平和与围棋有关的轶事,后半部是吴大师的自选十局,局局精彩,值得一看。从这些打棋集中,不仅可以学习吴先生在棋局中创造出的种种新手新型,欣赏先生特有的大规模作战构思和弃取自如的大转换,还可以充分领略到先生的自由自在不受既定成规拘束的棋艺风格,先生在棋局关键时刻的下一手完全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我想这也是先生的棋力高于同时代其他棋手的根本原因吧!


       除了打棋集,吴大师的对局细解更值得学习。台版的《吴清源名局细解》(9.5分,世界文物出版社)一套十二本,共48局棋,由吴大师讲解自己在五十年代参加日本最强者决定战中的对局。这些对局虽然不能算是吴大师全盛时期的代表性对局,但可以说每局棋都有鬼神莫测之机,而且每一谱最多只有几手棋,几乎每手棋都有讲解,可以免去打谱的麻烦,只需直接阅读就能体验吴大师在对局中的思路和计算,是棋友学习的珍贵资料。过惕生等编译的《吴清源名局精解》(9.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一套四本,与《吴清源名局细解》的前四册内容相同,但感觉翻译得更好一些。另外,《人生十八局——现在我将这样下》(9分,中信出版社)是吴大师封棋之后,根据自己提出的“21世纪围棋”的思想反思当年印象最深的十八局棋得到的研究成果。这本书的装帧印刷都没话说,但我个人对书中的讲解不是很满意。在围棋界,吴清源先生是一尊巨神,“昭和的棋圣”、“无冕之王”等称号都不能完全体现他为围棋作出的贡献。然而,吴先生生逢乱世,他的人生和品格却备受质疑。这里我无意评价先生的人生,但我认为要求一个围棋天才在政治上也能有足够的成熟,无疑是过分的。《天外有天——一代棋圣吴清源自传》(9分,北京燕山出版社)和《中的精神》(8.5分,中信出版社)是吴先生的两本自传,也许从中能够窥见先生生命中的某个侧面。



(下一节:坂田和藤泽)

[ 本帖最后由 卓然无双 于 2011-2-25 13:4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1-2-22 1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1-2-22 17:50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1-2-22 18:38 | 只看该作者
going,go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1-2-22 19:19 | 只看该作者
无双兄的日本围棋故事品相真好啊!从哪弄的?这书我有两本,可惜品相不怎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1-2-22 19:58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回复 支持 2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11-30 06:58 , Processed in 0.230748 second(s), 22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