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围棋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158|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本因坊秀哉名人的围棋提高法(连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28 1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正礼仪,正姿势
      

      本因坊秀哉名人提供的围棋提高方法首先强调的便是礼仪和姿势。
      “应完全杜绝粗话和傲慢的语言出现,不进行充分的思考便噼里啪啦的开始落子,直至终局,这些都是不尊重围棋本身的表现,这对围棋的提高只会有害无益。”
      在下围棋的过程中有一些准则是需要铭记在心,并形成习惯的。在和关系很亲密的朋友下棋时也要讲求礼仪,平时习惯于喋喋不休的人在棋盘前也要表现得谨言慎行,不要试图在言语上击倒对手,一再地以非礼貌言行干扰对方是非常不体面的行为。
      但是,在对局中心情会不自然地流露出来,在自己没有料到的地方对方下出了好棋,有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秀哉先生并不过分禁止这类事情的发生。
      “互相之间遵守礼仪,以礼仪为重,切不可抱着一种开玩笑的态度对待棋局和对手。”

二:棋盘棋子的位置和坐姿

      (注:这里谈论的是日本式的跪坐,故略去)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28 18:38:16编辑过]

2#
发表于 2004-5-28 17:3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继续!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5-28 18:22 | 只看该作者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5-28 18:44 | 只看该作者
日本佬把圍棋看的太神聖了,芮乃偉曾說他僅僅是靠了一下棋盤都受到騰澤的嚴厲批評,但是現在看起來,日本也在把圍棋向競技方面推進,估計過不了多久,也會泯然眾人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5-29 10:5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4-5-29 12:22 | 只看该作者
三:通观全局

      我们终于可以进入秀哉先生围棋提高法的核心部分了。在上一篇中,我们介绍了保持正确的下棋姿势的重要性,在保持正确的坐姿的基础上,秀哉先生强调了通观全局的重要性。
      “扭曲着臀部,或是盘腿坐在棋盘前,会使认真的思考流于浮躁,这样便不能通观全局。如果不能经常地通观全局,则会对对弈的胜负及局部的利害得失失去控制,所以,下棋时应该谨记此条。”
      只有在能够通观整个棋局的基础上,才能将多处局部的争斗与棋局的最终结果联系起来,行棋之时才会有大局观。
     “当然,在与全局并无多大关系,而仅限于一部分之利益得失之场合,应该把局部利益的考虑放在重要位置,予以重视,但也应深思熟虑,并且将其视为例外。”

四:手不要接触棋子

    这也是秀哉先生提醒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在思考的时候,手持棋子,手放在棋盒里面拨弄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把棋子把玩在手中,把已经落下的棋子再拿起来诸如此类的动作都不利于围棋水平的提高。应在考虑好如何行棋之后才去拿棋子,在思考未果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手持棋子。如果一边思考一边手持棋子,自然会轻易的在盘上落子,这不利于深思熟虑之后下出好棋。”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对手尚未落子于棋盘之前,就手持棋子等在那里准备下一手棋的棋手。切记,围棋不是比谁下的快的比赛。在考虑完如何行棋之后,再把手伸进棋盒取出棋子,请务必遵守这条原则。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5-29 22:56 | 只看该作者
手玩棋子是盘外招啊,该禁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4-5-30 14:08 | 只看该作者
五:局数?长考?哪个重要?


      是下尽量多的棋?还是把一局棋下好?哪一个更利于提高水平?这真是个比较难的问题。秀哉先生是个长考派的巨匠。
      “一般的人经常尽量增加对局的局数,胡乱地不计后果地致力于增加对局的数量,对于围棋水平的提高并无益处。比起上面这种做法,尽可能的深思熟虑,不局限于某一局部,经常性地通观全局,总结一局棋中的利害得失,总结某一手棋对棋局的影响,并请棋力强者给予指导,请高手纠正自己一局棋中出现的差错,水平便会自然而然地上升。”
      在日本棋院成立之前,几乎对对局时间都无限制。到了长考派秀哉先生的时代,长考可谓是登峰造极。比如秀哉先生确立棋界第一位的那局棋,即明治四十年的“田村保寿-中川千治第四次十番棋”的第一局。
      从记录上来看,这盘棋始于十二月二日,接下来在六,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日继续比赛,这局棋竟耗时九日!可谓是马拉松式的比赛。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第148手,这手棋居然用时8小时!此时面临的无非只有三种选择,虽然也不太好处理,但用时8小时。。。。。。
      从以上这手棋的处理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秀哉先生为何劝我们比起注重对局的数量,更注重深思熟虑一局棋的原因了。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30 14:09:4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5-31 13:07 | 只看该作者
时代不同了,这招不管用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太长了简直等于浪费对方的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5-31 13:19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4-5-31 15:45 | 只看该作者
与吾心有戚戚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4-5-31 22:59 | 只看该作者


但也有对秀哉先生这种倡议持有疑问的棋手。在当时还身为六段的瀬越宪作即是如此。瀬越先生如是说:“增加对局的数量是必要的,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我想与秀哉先生唱反调。我所强调的增加对局数量也不是指一天下几十盘棋。当然下棋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深思熟虑,在此基础上,当然是多下为上。思考时间过长自然会造成对局数量的减少。”
不管这种争论的结果是谁对谁错,我们不妨采取一种折衷的态度。从初学开始到达中级水平之时不妨增加对局的数量,在达到较高水平时再深思熟虑每一手棋。水平越高的旗棋手可能对一个局面考虑得越多,对局数量自然较少,有人三小时可以下十盘棋,但仔细下五盘,下三盘。。。。。。在一定时间内你考虑得越多,你的水平就会越高。
接下来,秀哉先生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一般的人,只是出于乐趣而下棋,所以无法提高棋力。如果在对局的时候,不作好吃苦的准备,那么,水平就不可能提高。”
在这句话里,有一些地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认为如果把下棋作为乐趣,才会对棋感兴趣,为提高棋力提供了先决条件。秀哉先生的看法其实是:“这里的一般人指的是单纯出于好玩的人。”
其实,下围棋的乐趣和苦闷只隔着一层纸。举例而言,在思考如何化解对手的攻势或如何更有效的攻击对手时确实很苦的,但是,一旦通过计算解开难解的局面,发现通往胜利的道路,那种兴奋和快乐却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从苦恼到欢喜,如此之反复,难道不是提高水平的一种表象吗?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31 23:00:4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4-5-31 23:03 | 只看该作者
秀哉先生的看法其实是:“这里的一般人指的是单纯出于好玩的人。”
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4-6-1 11: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我下棋就是無法控制心魔,下棋急躁圖快,要好好向他老人家學習學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6-1 20:17 | 只看该作者
六:请记住定式

渐渐的,我们开始涉及技术类。首先,从定式开始。
虽然,秀哉先生并未言及记住定式的重要性,但是瀬越先生的说法还是很有力的。
“即使下棋有相当实力的人,也有不知道定式的,但定式还是可以培养围棋中的是非观念,可以通过看有关的书籍或杂志记住定式。”
在这里瀬越先生也并未强调如何更好的掌握定式。确实,很难把定式大辞典里所摘录的定式全部背下来。在此,瀬越先生强调的是把那些基本的定式和可能导致胜利的定式掌握好,对于一个棋手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七:记住棋形

“我下了很大的工夫来研究所谓的形。除此之外,虽然也有被称为手筋的变化存在,但是,手筋相对于棋形而言要求上更为严格一些。这些当然都有必要记住,但我认为首先记住棋形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如果很好的掌握了棋形,则下棋的水平可以马上有二三子的提高。”
进攻中最好的手段称为手筋,防守时最好的手段为形,虽然可以如此认为,但并非二者之间就能很清楚的区分不同之处。
背诵棋形和手筋并非是围棋水平提高的特效药。建议大家还是在实战中多学习,多读棋书,掌握棋形为好。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飞扬围棋网 ( 苏ICP备11029047号-1 )

GMT+8, 2024-11-29 21:06 , Processed in 0.148563 second(s), 19 queries .

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